如果前三個問題都還隻是外部問題,那麼第4個問題則是出在華東**的內部,就是人手嚴重不足。
人手不足又分為兩個方麵,一是東北地區的人口本來就不足,根據清廷的官方數字,這個時代遼寧的人口是1500萬,吉林是320萬,黑龍江是120萬;而三個省的人口加起來,還沒有山東一個省多,清廷的官方數字,山東省的人口是3000萬,而華東**的人口普查,實際己經達到了3500萬,隱瞞人口約占2成左右。
而且東北地區不僅人口不多,三個省的人口分布也極不平均,麵積最的遼寧省卻是人口最多,是黑龍江、吉林兩省的3倍,而麵積卻隻兩省的1/5左右。黑龍江、吉林兩省的人口少,地方卻極大,因此存在著巨大的勞動力缺口。
雖然華東**利用抓捕的俘虜,以及從日本又抓捕了大量的人員,到是可以暫時緩解黑龍江、吉林兩省的勞動力不足問題,但這並不是長久之策,一來是隻有大量能在黑龍江、吉林兩省定居的人口,才能有效的改變兩省的人口數量,並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而無論是俘虜還是從日本又抓捕的人,實際都等同於是囚犯,雖然可以開荒種地,進行基礎建設,但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卻並不大,畢竟他們不是居民,也沒有正常收入,消費能力有限;二來這一批人畢競都是外國人,穿越者的大多數都不是極端民族主義者,但對外國人還是難以信任,由其是日本人。
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黑龍江、吉林兩省人口少的問題,隻能靠移民來解決,舊時空裏著名的闖關東,就是一次向東北地區的大規模移民行動,現在己經進行了數十年之久,而移民的主要人員來自河北和山東兩省,也有部份山西。如張作霖的祖籍就是河北省大城縣南趙扶馮莊,曾祖父張永貴就是在道光年間,由於發生水災,於是帶著兒女,闖關東謀生,來到了遼寧的淩海立身,開荒種地,養家糊口。
原本在日俄戰爭之後,會迎來一個闖關東的**,平均每年向東北移民的人口數量在50-60萬之間,這還是在有極大的死亡率的情況下的數字,畢竟移民們基本全是靠兩條腿步行,而且一路上也沒有什麼保障,大部份移民都是邊趕路、邊討飯完成闖關東的曆程,因此移民的過程,是相當危險的。不過現在曆史己經發生了改變,雖然現在山東省基本不會向東北大規模移民,但河北、山西還是會有大量移民,而華東**應該出麵負責做好移民組織、接應及安頓工作,這樣可以減少移民的死亡。當然,靠移民改變東北的人口結構,是一個長期過程,至少是以10年為周期的行為。
人手不足的另一個方麵,也是指華東**的管理人員不足,現在東北地區的非軍人穿越者大約有400人左右,其中200人是在最近3個月內來到東北,而按照清廷對東北地區的行政劃分,東北三省共有26個府、8個州、58個縣,另外華東**還要建立大量的農場,因此需要大量的基層官員。
按照現在山東省的情況,縣一級的地方官員都是由穿越者擔任,歸化民隻是作為穿越者的下屬成員,既使按照一個府州5名穿越者主導,一個縣3名穿越者主導,以目前在東北地區的穿越者人數,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即使是作為穿越者的下屬成員,數量也都有極大的空缺。畢競東北的地方實在太大了。
而且在東北的穿越者及歸化民大多在以前都沒有從事過地方的管理工作,現在也是趕鴨子上架,既使是這樣,目前華東**隻能確保一個府州有3-4名穿越者坐鎮,然後鋪以20名左右的歸化民,並由人民軍協助管理,並且不得不啟用了相當一部份原來清廷的地方官員、吏員等人協助,而除了少數重要的縣城之外,一般的縣城則隻能由軍隊代管,或是由原來清廷的地方官員暫時代管。
在短時間內,這樣的模式還可以維持下去,但時間長了肯定是不行的,不過要確保華東**對東北地區的全麵控製,秦錚估算至少還需要增加500左右的穿越者,其中有地方的管理工作經驗的,要占到一半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