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滿朝大臣也都拿不出什麼好辦法來,每次見了慈禧都啞口無言,這次袁世凱專程從保定趕回來,是洋人有辦法對付華東政府。於是慈禧才正式招集軍機大臣們商議。
其實除了袁世凱之外,其他幾人這段時間進宮,都知道慈禧這幾的心情不好,但以前總還有個分寸,對大臣們最多隻是喝斥,到並沒有怎麼為難,但卻沒有想到連梳頭劉都挨了打,因此也都有些緊張,而慶親王立刻從袖筒裏抽出一張1000兩白銀的銀票,遞給李蓮英,道:“多謝總管提醒。”
李蓮英也沒有客氣,將銀票接過,塞到自已的袖筒裏,才道:“幾位大人,隨咱家進宮吧。” 著轉身率先進宮,慶親王立刻當先,跟在李蓮英的身後,接著是張之洞,再是瞿鴻禨、醇親王載灃、世續、那桐、鹿傳霖等,最後是袁世凱。
一行人進了午門,穿過三大殿,一直來到慈禧居住的慈寧宮,這時慈禧、光緒均己穿戴齊整,隔著一張幾,並肩端坐在前,慈禧麵無表情,光緒也是一臉肅然的樣子。而眾人拜見之後,分列在兩側。
光緒首先從幾上拿起幾張紙,道:“這是昨海外華人發表的社評文章,你們也都看過了吧。”
昨是【七日談】係列的最後一篇文章,也是正式提出推翻清廷的主張,眾人們當然都已經看過了,光緒又道:“這夥逆匪已然是公然造反了,你們該怎麼辦?袁世凱,你上折子英法兩國有辦法對付這夥子逆匪,那你就先吧。”
袁世凱道:“回稟皇上,英法兩國的公使希望朝廷下旨,禁止我大清所有商人,不得與逆匪交易,以絕其物資來源,如此雖逆匪兵勢強盛,亦不可怕。”
光緒沉呤了一會兒,道:“你們以為英法兩國之計如何呢?”
那桐首先道:“太後,皇上,臣以為此計可校”
光緒道:“哦!如何可校”
那桐道:“逆匪兵勢雖強,但隻有山東一地,產物有限,故一應物資供給,必須從其他各地采購方可得,據為臣所知,逆匪所需之物,十之八九皆由上海購入,因此若朝廷下旨,嚴令大清所有商人,官員,皆不可與逆匪交易往來,少則3月,多則半年,逆匪必自亡矣,如此朝廷不費一兵一卒,一槍一炮,更可除此心腹大患。”
光緒聽了,神色之間也頗有些躍躍欲試,想什麼,但卻又忍住,轉向慈禧道:“太後以為呢?”
慈禧麵無表情,雙眼似合非合,道:“其他人怎麼看呢?”
其他人都不作聲,隻是除了醇親王載灃之外,大部份饒眼前都露出了不以為然的神色來,因為張之洞、瞿鴻禨、鹿傳霖、袁世凱等饒心裏都十分清楚,那桐的這個建議就是根本不可行的,首先是清廷的控製力早就大不如惜了,得不客氣一點,現在清廷的聖旨也就是在北京周邊還好使一點,一但出了河北,基本就廢紙沒什麼兩樣,地方上尊不尊守,隻是取決於自已的利益,如果符合自已的利益,當然可以裝出一付順從朝廷的樣子,反之則大可以陽奉陰為。
如果是在台灣海峽之戰前,也許還能起到一點效果,因為那時大部份人都不看好華東政府,但現在華東政府己經擊敗了遠征軍艦隊,這個時候誰還敢和華東政府作對,在台灣海峽之戰前和華東政府中斷了貿易來往的商人,現在都趕著腳的要和華東政府恢複關係,在這個時候,清廷下旨禁止商人和華東政府交易,恐怕沒有人會聽命。
而且這段時間華東政府己連續發表評論文章,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清廷,指責清廷為了一己之私,對華東政府的戰爭設製了種種障礙,製肘、幹擾,甚己經引起了民間、地方上對清廷極大的不滿情緒,己經是使清廷坐在火山口上了,而現在清廷下旨禁止商人和華東政府交易,豈不是坐實了華東政府的指責,清廷這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了。
不過眾人心裏雖然明白,但一時卻沒有人開口,主要這些道理是不能直接出來的,而且也不清楚慈禧的態度,萬一得不合慈禧的心意,那才是自尋死路。
屋子裏靜了足有一分多鍾,都沒有人開口,慈禧道:“怎麼了,沒有人話了?袁世凱,這話是你帶回來的,你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