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三章 台灣海峽之戰(四)(2 / 2)

裝甲巡洋艦分隊的臨時指揮官是克雷西號的艦長科爾中校,接到了馬丁內斯的命令之後,立刻帶艦隊,加速脫離了大隊,向前方行駛而去。

大約在1個時之後,兩支艦隊均能夠發現對方,雙方的距離也縮短到20公裏以內。當然人民軍艦隊對英國艦隊的行蹤一直了如指掌,隻是現在是可以在本艦隊的望台上看到對方。

這時兩支艦隊也都已完成了作戰前的最後準備,甲板上己空無一人,所有作戰人員均己就位,各種火炮的炮衣去掉,炮彈上膛,望台上的觀測人員也都將眼睛緊貼在測距儀器上,並緊盯著對方的軍艦,而在甲板以下,損管人員也都是嚴陣以待,就隻等著進入射程以內,展開戰鬥。

當然,路凱並不指望望台上的觀測人員為自已提供敵軍的動向和射擊參數,因為這時在艦隊的頭頂上,已有一架無人機在盤旋,並將圖像傳到路凱的平板電腦上,而在後方,昆明艦也在根據無人機傳回來的信號計算敵艦隊的行動規率和幅度。不過望台上的觀測人員仍然照常觀測,並記錄參數,主要是積累經驗。

但就在這時,英國艦隊開始發生變化,原來英國的9艘軍艦是排成一條直線的縱隊,並由旗艦克雷西號領頭,但排名第二的阿布基爾號超過克雷西號,成為領頭的軍艦,但並沒有更換旗幟,這明英國艦隊並沒有更換旗艦,隻是旗艦由通常領頭的位置徒鄰二位。

而且克雷西號雖然徒鄰二位,但並沒有完全排在阿布基爾號的後麵,而是向右稍稍偏出了約3、40米的距離,不僅是克雷西號,從其後的7艘軍艦也均是如此,都從前艦向右方稍稍偏出30-50米的距離。整個變陣的過程十分迅速,不到20分,就完成了全部軍艦的變陣,從空中俯視,英國艦隊也由一列直線變成了呈斜線的樓梯狀隊型,而如果這時從英國艦隊的正麵看,就可以看到英國艦隊全部9艘軍艦的正麵艦首。

路凱看著自己的平板電腦,對英國艦隊的變陣看得十分清楚,雖然英國艦隊的這個新陣十分怪異,非橫非縱,但路凱畢竟是現代海軍軍官,頭腦中並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隻看戰場的實際情況與作戰,海軍陸軍的道理都是一樣。因此很快就看出來,英國海軍這樣的變陣,是完全針對人民軍海軍的。

英國海軍在認真研究納土納群島海戰,人民軍海軍在這段時間裏也對納土納群島海戰進行反複的推演,主要是推敲英國海軍有什麼應對的手段,人民軍海軍並不認為英國會對納土納群島海戰的結果無動於衷,肯定會認真的研究對策,不定會研究出什麼土辦法。穿越者和本土人相比,在智商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優勢,隻是了解曆史發展瓜大勢,以及掌握的信息資料更豐富,因此絕對不能低估了本土饒智慧。

納土納群島海戰顯示人民軍海軍的最大優勢是射程遠,這樣在搶占“t” 字頭時可以占盡優勢,而在人民軍艦隊轉向之後,英國艦隊必須還要再前進2-3000米才能進入自已習慣的射程內轉向,而這段時間,大約需要5-7分鍾,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裏,英國艦隊除的首艦的前主炮之外,基本是沒有任何的還擊之力。這一點在納土納群島海戰中,表現得十分清楚,當時遠東艦隊被迫提前轉向與人民軍艦隊交戰,但結果證明這絕不是好的選扞,因為提前轉向,並非英**艦習慣的射程,遠東艦隊最終慘敗,不得不在提前轉向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

而英國海軍經過認真的研究之後,設計出這種斜線樓梯狀隊型,這個隊型最大的好處就在於艦隊的所有軍艦均有開火射擊的角度,這樣艦隊的還擊火力會大大加強,既使不是在自己習慣的射程內,但火力加強也可以幹擾敵方的射擊,為己方縮短距離,蠃得時間。

至於領艦更換,則是英版的棄車保帥戰術,因為在戰鬥開始,首艦必會遭到敵方猛烈的打擊,因此用一艘軍艦取代旗艦打頭,吸引敵軍的火力,也是保護旗艦的一種手段,畢競損失一艘普通軍艦,和損失旗艦,對艦隊的影響力是絕對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