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時連明治皇也有些沉不住氣了,連續兩次招見首相桂太郎,大發雷霆,要求內閣和陸軍部盡快穩定日本的局麵,因此內閣和陸軍部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海軍雖然壓力稍,但現在日本的局麵確實不容樂觀,到也不敢幸災樂禍。
在內閣裏也有一些人後悔了,覺得早知如此,那還不如在樸茨茅斯談判時就答應華東政府的談判條件講和算了,當時華東政府要求日本賠償5000萬英鎊的戰爭損失,但被日本拒絕,導致了樸茨茅斯談判的破裂,而現在日本的戰爭損失己遠不止5000萬英鎊。但現在後悔也晚了,現在不可能再重新談判,一來是在這個時候和華東政府談判,日本將會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二來是遠征軍已經出動了,這時日本和華東政府談判,那麼將自己的盟友英國置於何地呢?
另一個讓日本政府後悔的是,沒有極時和俄國恢複外交關係。在日本發動日俄戰爭時,兩國的外交人員都分別撤離,而在樸茨茅斯談判破裂之後,英法曾撮合日俄兩國恢複外交關係,這樣方便雙方的聯絡,有利於對華東政府作戰,但這時日俄兩國之間仍然心存芥蒂,對恢複外交關係的興趣都不大,而英法也沒有強求,畢競遠征軍是由英法兩國主導,日俄兩國之間的聯絡並不多。那知這一念之差,成為日本政府現在最後悔的事情之一。
由於這次人民軍中有相當一部份都是俄國士兵,盡管是打著雇傭兵的名議,但誰都明白這些俄兵其實就是華東政府的戰俘,而日本政府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也曾和俄國聯絡,希望俄國能夠對這些俄國雇傭兵發揮一點作用,如果能夠讓俄國雇傭兵退出這場戰鬥,日本的壓力也會減輕許多。但俄國政府表示愛莫能助,因為在日本沒有俄國的外交機構,否則俄國可以通過外交機構去勸服俄國雇傭兵退出戰鬥,甚致是幫助日本作戰。
其實日本本土遭到人民軍的進攻,俄國完全是一付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興災樂禍心態,一來是俄國對日本的怨氣仍然未消,二來俄國認為華東政府發動對日本本土的作戰,對俄國是有利的,因為可以將華東政府的目光由俄國轉移到日本,這也有利於俄國贏得恢複遠東軍事力量的時間。
同時俄國還給日本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可以將日本所抓的俄國俘虜都釋放並武裝起來,幫助日本作戰。但這個建議遭日本內閣的集體反對,因為日本也並不相信俄國,把這些毛子都放出來,誰管得住他們,萬一他們和俄國雇傭兵勾結起來,豈不是要了日本的命了。
現在遠征軍終於到了亞洲,並且還將進駐日本,由其是英國艦隊要進駐佐世保,並幫助日本殲滅入侵的人民軍,這無疑是給日本上下打了一針強心劑,將英國艦隊當成日本的救命稻草,仿佛隻要英國艦隊一到,就可以立刻殲滅攻入日本本地的人民軍了。
其實這樣想也不算錯,因為能登半島戰役的失敗,就是因為日本沒有製海權,使駐守能登半島的人民軍可以得到海軍的火力支援,進而來,人民軍能夠攻入日本本土,也是由於華東政府掌控了製海權,因此英國艦隊一但進駐日本,必然會幫助日本奪回製海權,這樣一來登陸日本的人民軍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如果不主動撤退,就必然會遭到殲滅。於是日本政府才急不可耐的表示歡迎遠征軍進駐高雄、佐世保。
得到了國內的回複之後,菲利普斯和博尚也都鬆了一口氣,兩人一直擔心國內會為了政治利益,而拒絕遠征軍提出的修改作戰計劃,還是抱著速戰速決的心態,要求遠征軍按原計劃行動,現在看來,這一次是多慮了。不過兩國也要求遠征軍,盡快趕到遠東參戰,並取得一場勝利,以提振士氣,並讓兩國政府也能緩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