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後,28師團到位,日軍終於又建立起了完善的封鎖線,不過這一次日軍不敢再大意,對封鎖線周邊50公裏範圍內的海灘都加強了監控,以防人民軍再登陸襲擊。
5以後,24、29兩個師團也趕到了戰場,這時日軍在能登半島前己集中了5個師團,加上23師團的剩餘軍隊,共計約10餘萬兵力,並形成了前2後3的布置格局,封鎖線十分厚實。直到這時日本陸軍部才算是放下心來,不用再擔心封鎖線有失了。
而就在這時。日軍也開始償試著向人民軍的防線發動進攻,一方麵是試探人民軍的防禦力,另一方麵也是牽製人民軍的注意力,讓人民軍沒有精力再發動登陸突襲戰。
在3之後,日軍基本摸清了人民軍防線的虛實,而且一批火炮也災了前線戰場,因此日軍也加強了攻勢,打算一鼓作氣攻破人民軍的防線。於是在2之後,日軍共計付出了傷亡5000餘饒代價,終於攻破了人民軍的防線,人民軍徒了半島的中部。
其實在半島的前沿地帶,並不是人民軍預設的戰場,因此人民軍也沒打算在這裏長期駐守,防禦工事也構築得比較簡單,日軍加強了攻勢之後,人民軍也沒有在陣地上死守,而是果斷的放棄了陣地,向後撤退,一直徒了能登半島的中部。
而半島中部地帶才是人民軍選定好防禦日軍進攻的戰場,人民軍在這裏構築了兩道防線,而且經過了近20的施工之後,現在防線的各種防禦工事己十分完善,作為防線主體的前線戰壕深達近5米,並且在防線的沿線修建了大量的暗堡、火力點,後方還有炮兵陣地,另外在防線經過的山頂上也布置了火力點和炮兵陣地,同時生活、輔助設施也都十分齊全。可以是萬事俱備,隻等著日軍進攻。
當然,無論是人民軍主動放棄也好,還是日軍的英勇戰鬥也好,成功突破了人民軍的前沿防線總歸是事實,對於日本陸軍來,這自然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而且對整個日本都是久違聊勝利,陸軍部也總算是能夠鬆一口氣了,其實這段時間以來,陸軍部承受的壓力也相當大,現在總算是可以將包袱放一下。甚致有不少人因此產生了樂觀情緒,認為日軍離取勝己經不遠了。
而在陸軍部內部,也對下一步的戰爭計劃產生了分歧,有一部份人認為可以借這次勝利,緩一口氣,畢竟現在日本投入的兵力還有所不足,因此最好是停戰5-7,再集結3-4個師團的兵力,以及一部份火炮部隊,投入戰場,一方麵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火力,徹底擊敗人民軍,同時也是盡可能多的讓日軍的各師團經曆實戰的曆練,對將來協同英法遠征軍作戰,作好充份的準備;而另一部份人則認為隻靠現在的5個師團就足以再突破人民軍的防線,如果在這時停戰,無疑是給了人民軍以喘息之機,讓他們有時間布置防禦,構築防線,因此他們主張這時日軍應該趁勝進擊,一舉徹底擊敗人民軍,將人民軍徹底趕出日本的領土。
陸軍部經過討論之後認為,還是盡快將人民軍趕出日本的領土對日本更為有利。畢竟這是50年前的黑船事件之後,日本本土首次遭到外部敵對勢力的進攻,這對日本皇的尊嚴、政府威信、陸軍的榮耀,國民的民心士氣都重大打擊,何況人民軍對日本本土的破壞力相當大,因此人民軍在日本本土停留時間越長,對日本就越是不利,而早一趕走人民軍,日本就能減少一的損失。
雖然5個師團未必就能完成這個目標,但可以一邊進攻,一邊集結後續的軍隊,就算這5個師團未能攻破人民軍的防線,但也能消耗人民軍的兵力、士氣,這樣等後續的軍隊到達之後,也就可以一戰成功,徹底擊敗人民軍了。
於是陸軍部對參戰的5個師團都給予了嘉獎,並且鼓勵他們,再接再勵,繼續進攻,將人民軍趕出日本的領土。同時任命石本新六中將為前線指揮官,畢竟5個師團作戰,當然需要統一的指揮。
石本新六中將是日本陸軍少有的非薩摩蕃出身的陸軍高級軍官,在日俄戰爭期間,他以陸軍次官(兼任法務局長) 的身傷輔佐寺內正毅陸軍大臣,並在1904年10月晉升陸軍中將。是目前日本國內有資曆任前線指揮官的少有人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