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群島海戰(八)(2 / 2)

這一次的受創不重,也令歐文稍稍安心,但緊接著後麵的津號也追了上來,這時老人星號的航速己下降到15節以下,津號的航速己達到20節以上,因此雙方接戰隻有1分多鍾,老人星號僅僅隻被命中2炮,津號就超越了老人星號,向前駛去。

而這時歐文己經發覺情況不對,雖然裝甲巡洋艦的速度確實比戰列艦快,但現在雙方是進行戰列線對戰,對方連續超越是什麼意思,不想和自己打嗎?但如果是不想和自己打,那又何必改變改向呢?不過歐文畢竟是經驗豐富的海軍指揮官,很快就明白過來,對方這是要攔截自己。

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盡管這幾艘戰列艦都受創頗重,但和裝甲巡洋艦相比,畢竟不是一個級別,濟南號擊沉歌亞號隻是一個特例,並不能做為常規戰例,隻要是戰列艦的主炮命中對方一炮,就足以重創對手,甚致是給對手造成致命打擊,因此對手最合理的戰術是利用巡洋艦的高速,搶占戰列艦的橫頭,一來減少自己的損失,二來攔截對手,等著自己的戰列艦回援過來。

但拚速度,遠東艦隊顯然是拚不蠃對方,而調自己的巡洋艦過來,對抗對方的巡洋艦,到是一個辦法,但現在無線電不通,隻能用傳統的旗語傳遞命令,等這個消息傳到巡洋艦那裏,並等巡洋艦再從後麵趕上來,估計人民軍的這兩艘巡洋艦早就己經攔到自己的前頭去了,而且現在老人星號受創頗重,由其是前主炮被毀,一但被人民軍艦隊搶占了“T”字橫頭,幾乎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加上航速己降到15節以下,實在無力擔當旗艦的重任了,因此歐文決定改由海洋號為旗艦,而自己也轉移到海洋號上,繼續指揮作戰,突破人民軍艦隊的攔截,撤離戰場。

戰事進行到了這一步,歐文己經完全放棄了擊敗人民軍艦隊的想法,現在他隻想著盡快脫離戰場,將盡可能多的軍艦帶回去,因此歐文下令,命海洋號趕上來,接任旗艦,又命後方的巡洋艦分隊趕上來協助作戰,然後命人給自己準備船,轉移到海洋號上去。

這時在戰場的另一端,幹將號正在進行45度的轉向,已轉過了大約30度,不過這時遠東艦隊的第4艘光榮號也己經完成了轉向,因此幹將號隻能免強對光榮號進行一輪齊射的打擊,因此艦長夏銳辰當機立斷,決定放棄對光榮號的打擊,將集中火力,對付後麵的複仇號,反正幹將號的後麵還有4艘戰列艦,光榮號也逃不過去。

於是和光榮號相比,複仇號就要倒黴得多了,因為它剛進入轉向,就遭到了幹將號的打擊,第一輪齊射即有一發命中複仇號的側舷,將側舷炸開一個2米多寬的裂口,好在是位於水線以上,雖然傷損了一些艦員,但並非致命之創,但隨著幹將號的主炮開火,副炮、舷炮也都火力全開,炮彈如雨點一般向複仇號打去,在複仇號的周邊激起的水柱林立。

複仇號的艦長馬丁上校這時在指揮室裏急得滿頭大汗,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軍艦連連被命中,還由於對方的表現己經超出常理,如果人民軍的軍艦命中率高,射程遠,還在英國軍人可以理解的範圍內,無非就是訓練加技術革新,英國海軍一直都在開發將交戰距離擴大到米的技術,研究綜合火控係統,建造無畏級戰列艦,都是為加大有效射程,提高命中率。華東政府能做到這一點,雖然令人意外,但在邏輯上還是合理的。

但軍艦在進行轉向時,不能開火射擊,這是各國海軍的共識,因為在軍艦轉向時,自身的角度在不斷變化,不僅很難瞄準,也根本算不準提前量。但現在幹將號還在轉向中,居然還能保持頗高的命中率,這已是明顯違反這個時代的海戰常識了。

但這對人民軍來,根本不是問題,別是轉向時開炮,就是做蛇形機動時開炮,命中率都不會有明顯下降,因為所有的數據,以及提前量的計算,都是由計算機完成,隻能按照機算機提供的數據和時間開火就行了。

不過複仇號也不能隻挨打不還手,畢競複仇號要完成轉向,還需要2-3分鍾的時間,以人民軍艦隊表現來的命中率,3分鍾的時間足以重創,甚致是擊沉一艘戰列艦。因此馬丁也隻能下令本艦開火還擊,就算是打不中,也可以幹擾對方的測距瞄準,萬一人品爆棚,打中幾發,那可就是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