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 感覺作者菌在下棋(2 / 2)

趙卓剛有孕吐的反應時,二人是混不在意的,隻當吃錯了東西引起腸胃不適罷了,真的發現了這一點還是梁雅覺得趙卓嘔吐的次數太過頻繁且常在吃飯的時候來一遭而忍不住動手探脈的。

這一探自然是了不得。

索性二人均不是什麼刻板的性子,雖然吃驚,但多少也沒有感到恐懼,隻是滿心的歡喜。兩個相愛之人能有自己的結晶,便已是最好的饋贈,想那些有的沒的又是作甚呢?再說了,二人均為男子,本來就已經做好了此生不要孩子的打算,現在多出來一份羈絆,怎能讓他們不歡喜?

隻是時候不巧,沒過多少日子,趙卓便被當時的趙皇以思念孩子為由召回去了。梁雅雖然不舍,可那時的他頂著的,是公主的名分,公主再怎麼受寵也還是公主, 不能反上天去,自然也就不能對盟國的皇帝做些什麼。

要梁雅自己說出要下嫁給趙卓是萬萬不可能的。一來這自尊心受損,二來,也是為了趙卓著想。

任哪一個皇帝都不願見到自己的孩子去了鄰國就拖家帶口回來的,更不用說是趙卓是他不寵愛的那一個皇子,梁雅的身份也太多尊貴,就這麼嫁過去太惹人注目了,於是便有了那五年後搶婚的一遭。

趙卓現在擺在台麵上的有五個皇子,若幹公主,卻都不是他的種。想來也是,梁雅怎麼可能放任自己看中的人與別人上床呢?趙卓也知道這一點,於是便找了宗親來替他做那等事情。

宮妃自然是那位宗親定的,彼此都知道自己的身份,並且也願意去替趙卓隱瞞這件事。不過想來也是,你不去做這件事,自然會有下一個你去做,帝王的要求,總是有人願意撲上去照做的。那麼,既能讓自己享受優渥的生活,自己的孩子將來也能享受到親王的待遇,何樂而不為呢?

大不了就是不做皇帝麼,若是孩子有能力,不若自己爭取去,老爹自己卻是要去享受生活了。

出於保險,也為了梁雅不會覺得不舒服,趙卓五年後便處理了那人,與嬪妃也通了氣。眾人眼觀鼻鼻觀心,終是采取不聞不問的和稀泥態度。

她們能被選上來做這份差事自然也都是通透的,自然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若是不說,她們還能安穩的享受優渥的生活,若是不說,便隻有死的份了。趙卓手段強硬,早已將那些不服他的支流處理掉,剩下的在重要位置的兵將,都是他放心的,自然不會起反抗的心思。這事兒說來也大,攪亂皇室血脈,能不大麼?隻是趙卓的一番清洗之後,卻是沒有幾個出頭鳥了。

強權自然是有成效的,除了頑固的幾個,留了骨頭軟得就好了。

是故後宮看來也是一派清流,甚少鬥爭,嬪妃均安分守己,從不多起事端。

自己隻消在這後宮之中待到自己的孩子成年便可出去享王爺母親的身份,既已犯了重罪,不如就此好好享受才是王道。是人都貪生怕死,可榮華富貴誰不想要?縱使那時是這麼想的,可是時間久了,生活太過安逸了,總是會將一些人養的忘乎所以肖想那些本就不屬於他們的東西來,譬如皇位。

既為皇子,那他們便想爭一爭,趙卓自然是不肯將趙國交給他們的,於是召了沈堯回來準備不日便去傳位,他自己也好與梁雅一起過逍遙日子,可又始終覺得對這孩子虧欠頗多,是故才有了那一問。

什麼時候回來?準不準備回來?

什麼時候回來接了那份你該接的責任,現在有沒有想好要不要接下來,還是在外麵再逍遙一段時間?沈堯說不急,趙卓也懶得逼他,隻不過多坐一些時日罷了,最後那位置還是沈堯的。

同為帝王,沈堯的眼神他看的出來。要說的事情就這麼一件,他方才觀察了一下沈楠,實在覺得那人是一個不錯的苗子。

不矯揉,不浮躁,主人沒搭理他,他也樂意自己一個人在那裏乖巧的喝著茶,聽說還是沈家的小公子,想來還是不錯的。隻是沈家還有故人,那人恰巧不是趙卓願意見的,便多了一些顧慮。索性沈家的態度也極為寬鬆,趙卓派人過去詢問,他們卻像是早就默許了一般,對待使客十分的客氣,便是那人也肯出來說不錯,想來這事兒便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既如此,自是要將梁雅叫過來商議一下二人的婚事的,於是便有了沈堯過去叫人的那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