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冰清送錯門,被人叫鬼趕家門(1 / 2)

王力強夫婦從此便收養了冰清作為女兒。雖說接收了馬聯的錢能夠暫時用一段時間,但是想到今後的生活又不免唉聲歎氣起來:因為拉扯大一個孩子真的不是太容易,你得給他洗,給他做著吃,功用他上學,長大了還要為他的婚姻大事操心……不象是養條小貓或者是養個小狗那麼簡單。但是為了心中的那個“義”字和金錢的誘惑,他們最終沒有拒絕人家的要求,所以隻有接受了這個事實。

有時他們又回過頭想一想,也覺得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女兒不象兒子那樣得給他們蓋房子,娶媳婦的,女兒隻需把她養到能夠自立,然後找個婆家就算沒事了;再說王力強的母親現在身體還是很硬朗,把一個孩子拉扯個十年八年的應該沒什麼問題,於是他們便決定讓王母來照顧這個冰清。

真的是“東西路,南北拐,是人都有偏心眼,”不是自己的,即便你形容的再好也不會感到心動,是自己的即便某一方麵有缺陷也會感到他的美。自馬聯將冰清抱到王力強家的第二天,薛愛玲便把她交給了王母。當王母抱怨說自己沒有經濟來源,買不起營養品來喂養孩子時,薛愛玲不忍心的答應她每月給她20塊錢讓她買些奶粉什麼的來喂養這個孩子。

雖然王力強對這事有些不滿,他覺得這樣做對不起自己的兄弟,曾因為這給薛愛玲爭吵過幾次,但每次都被薛愛玲說的是無可是處,他隻好妥讓了。其實薛愛玲有時也到王母的房間裏去看看,但每次不足十分鍾便出來了,口裏詢問關於冰清的一些事情。

我們都有這樣一種感想:當一個人或一件東西存在時,我們很難體會到它的好,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常,沒有半點新奇之感;可當它不再存在時,我們便會立即想到它的作用和它的好來。人世間就是這樣:對自己的東西從不去珍惜,可當有一天這個東西再也不可能存在時,我們就會不斷憶起那值得懷念的歲月。

就說薛愛玲與王母之間吧。盡管王母在王力強家任勞任怨,家中瑣事,照看佳佳都包在她的身上,她還是經常受到薛愛玲的排擠。有時薛愛玲就當著她的麵責備她,嫌她做事做的不好或是太慢;有時就指桑罵槐,使王母下不了台,但這一切都沒使王母跨下來,她仍舊是做該做的事,逢人就誇媳婦的好。

人的世界中好象有這樣一條定律:越是他好他就月容易死掉;或者是一個心腸毒惡一直虐待一個心腸好的人,可當有一天這個惡毒的人突然有了良心發現,正要對這個好心給以補償時,這個好心的人卻突然死掉,留給你長久的遺憾。

就說薛愛玲吧,王母活著的時候,她從來沒對王母的任勞任怨回報過,可當她把佳佳拉扯大時,薛愛玲對她的態度剛有轉變,正打算讓她安享晚年時,她卻猝然的死去了……

王母去世了,這已經成為了現實,可薛愛玲好象還沒有清醒過來似的,聽見孩子的哭或是遇到家中的一些瑣事時,仍然喊“娘”來做,喊過之後才猛然的清醒過來——以後再也沒有人替自己做這種事了,隻有自己去做了。可當她親自來做這些事時,才發現家中的事也是那麼的繁重:照顧孩子,做飯,洗衣服,喂豬喂羊,管理商店……累得她直想喊娘。每次她躺在床上都是久久地難以入睡,腦子裏一直在想自己以前的殘酷冷淡,沒有好好地對待自己的“娘”。

哎,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應該珍惜的時候不去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時候卻失去了珍惜的機會……

王母走了,照顧冰清的義務自然落在薛愛玲身上。她此時也是有孕再身,因為第一胎生的是女孩,他們想著再要一兒子。也許薛愛玲從王母身上得到了些什麼啟示,使自己的良心有所發現,她開始不再對冰清有偏見,而是誠心的去照顧她。可這種舉動隻是短暫的,沒過多長時間,她又厭惡起了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