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訥王力強,娶個賢妻薛愛玲(1 / 1)

都說少年愛輕狂,有的人在年少時就立下大誌:將來我長大後一定要成為一名科學家,站在萬人矚目的講台上,令人羨慕讚揚。可當他長大後才發現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可笑。還有人說:人和人之間之所以會是美的,是因為之間有距離,是距離產生了美,可當把距離拉的很近時,就開始尋找對方的缺點和錯誤。馬聯和蔡晶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剛結婚的那會兒,馬聯就給蔡晶定下了計劃:一年後官升一級,生一個兒子。。。。。。蔡晶聽後覺得可笑:“一切都是比較自然的好,何必一定要預先定一些無所謂的事呢,就說生孩子的問題吧,這又不是人所能控製了的,何必要計劃呢?”馬聯聽後覺得很反感,覺得妻子“不思進取”,又不好意思當麵指責她,隻好勉強的笑笑說:“還是自然一點比較好。”

好了,對馬聯蔡晶的介紹先告一段落,我覺得還有必要接受另一個人,他就是王力強。

王力強與馬聯在小學時便是同學,到了初中還是同學,兩人的友誼可以說是很深,在做同學的日子裏,馬聯經常在學習上幫助王立強。但幫助是幫助,卻怎麼也改變不了王立強笨拙的腦袋瓜子。他在初三一連複習了三年也沒考上高中,最後索性回家務農了,沒幾年就與鄰村的一位姑娘薛愛玲結了婚。

薛愛玲雖是出生在一個地道的農村家庭,但農村的淳樸善良卻與她絕緣。她能說會道,能唱會叫,看見鄰居長輩什麼的,她便滿臉堆滿笑的叫開了。為此公公婆婆都喜歡她,他們經常說:“比起來老大老二那兩個兒媳婦,老三的可是好了一大截。”殊不知,這些都是薛愛玲在作戲。薛愛玲是個心比天高的女人,她知道丈夫比較木訥,一味的依靠他來生活,日子肯定會非常貧寒,於是她決定演好戲,討得公婆的歡心,然後霸占公婆的家業。有時家中沒米沒麵了,就向公婆開口要,雖說他們比較心疼,但也是很歡欣,因為媳婦很討人喜歡。

沒幾年公公便去世了,臨終前寫下遺囑:把自己經營的那所商店交給老三家,老大老二各分到一塊地,並把老伴交給老三照顧。雖說老大老二家極不情願,但遺囑上寫的清清楚楚,沒辦法,隻好不情願的接受了。從此,商店的經營權就落到了王力強的手中。

馬聯與王力強的關係就是不同尋常。王力強結婚的那會兒,馬聯正讀大兒,雖然課程較緊,但還是專程請了假來為他們祝賀,夫婦二人對此感到很是受寵若驚,對大學生馬聯的到來更是喜出望外。有時馬聯放假在家,他就經常找王力強聊天談心什麼的。象是中秋節過年,二家也互相來往。王力強有時給馬聯開玩笑似的說:“你看,我們兩家都快要比親戚還親呢。”“可不是嗎,兄弟能看得起咱們,咱們也決不會讓兄弟失望,”薛愛玲經常這樣補充道。馬聯每次到他們家,薛愛玲都會熱情的招待,且兄弟兄弟的叫個不停。在馬聯眼裏薛愛玲是個無可挑剔的女人,王力強娶了她真是上輩子積了福。他們心腸又很好,經常對馬聯說:“兄弟的事就是我們的事,隻要我們能夠辦得到,我們就一定幫兄弟辦好。”

王力強與薛愛玲結婚不足一年就生了個女兒,名叫佳佳。孩子長的又白又俊。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二人有說不出的快樂,但農村有這樣一個觀念:兒子是送終的,是養老的,如果沒有兒子,那麼即便父母創下的家業就無人繼承了,所以夫妻二人商量,決定再要一男孩。雖然此時的農村已實行了計劃生育,且口號很響,政策很嚴,像是:“隻生一個好,”“女兒也是後傳人”,“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樹”,。。。。。。還有抓住生育兩胎的夫婦就給以結紮,不準再生育。但他們始終認為:女兒終歸是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再也收不回來了。如果沒有男孩,內心多少會有缺陷。於是便決定無論如何也得再生一兒子。正所謂:

農村變化雖很大,社會主義腳步往前跨。

但生男觀念深人心,不生男兒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