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年,皇太極率大軍繞道內蒙直接進攻北京,誰料崇禎皇帝誤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於1630年將大將袁崇煥處死。此時,大明王朝戰事緊急東北地區的形式瞬息萬變,大明王朝與新近崛起的後金政權在如火如荼地爭奪遼東。緊接著張獻忠率部下迂回到四川,闖王李自成進入河南,真可謂內憂外患,大明王朝身處兩麵受敵之勢。
崇禎皇帝派祖大壽率師鎮守大同,由於清兵常常偷襲北關,祖大壽命吳三桂之父吳襄帶幾百人前去偵察敵情,剛出城百裏,沒留意轉眼之間,吳襄被近四萬清兵團團包圍,清兵將領下令將吳襄等人活捉,待其投降。城內的祖大壽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是他認為還是無能為力。當時18歲的吳三桂心急如焚。吳三桂軀幹雖生得不甚偉碩,但是他臂力過人,善騎射,審慎多謀,頗以風流自賞。年紀輕輕的他從小文叢董其昌,無從祖大壽,常跟隨父親等人征戰在外,深受上級將領的器重。
吳三桂見父親被俘,立刻跪求祖大壽請兵前去救援。
“將軍,請您準許我率領三千人馬出城營救家父!”
祖大壽躊躇滿誌地說,“敵兵為數眾多,我城內士兵區區幾千,怎可輕易為你父親一人而傾巢而出,萬一敵兵突襲,我等豈不是束手就擒嗎?”
吳三桂苦苦哀求,一而再再而三地請求祖大壽,可是祖大壽還是不批準其請求。
“既然將軍不肯放兵,那屬下隻能請求率領家丁前往。”
沒等祖大壽反應過來,最終,吳三桂從自家的親兵中挑了兩個家將和十八個親兵已衝向敵陣。
吳三桂在前另個家將在其兩側,後麵各九個親兵,轉眼之間,吳三桂等二十一人衝進敵陣,三桂見人就砍,一連殺死數十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吳三桂舉起弓箭向帶頭的將領攝去,將領立刻中箭墜馬,吳三桂快步上前,準備割其首級,卻未了那將領未死,轉身把短刀一樣正中吳三桂的鼻梁,吳三桂完全不顧自己身上的斑斑血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將將清兵將領的首級砍下。此時吳三桂尋到其父親,將吳襄拉上戰馬轉身疾馳而去,留下清兵愣在原地本田活不過神兒來。
清兵的副將見吳三桂隻率領了二十餘人,恐明軍有詐遂不敢輕舉妄動。
緊接著,祖大壽命令守城的將士呐喊擊鼓為吳三桂助威,並親自出城門將三桂及吳襄等人迎回城內。
吳襄激動萬分地向祖大壽說,“如果沒有三桂,恐怕我們今生不能再見麵了。”
祖大壽十分讚賞吳三桂的勇猛,拍拍其肩說道,“能夠做你的舅舅,我真的是三生有幸啊!”
此次事情之後,吳三桂聲名遠播,‘孝聞九邊’、‘勇冠三軍’、‘聰俊絕人’、‘夷夏震懾’、‘孤膽救父’的美名在當時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
玉峰戲班樓下的大堂裏幾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男子在談論著吳三桂將軍的英勇事跡,恰巧被樓上的陳圓圓聽到,她在心裏不由得佩服起這位英雄一般的大英雄。
“淼兒,你聽說過吳三桂將軍嗎?”
剛剛洗漱完畢正在梳妝打扮的淼兒沒想到陳圓圓會突然向她問道這個問題,她微微轉過身,向某口走去,又輕輕地把門掩上,把陳圓圓拉到凳子邊坐下。
“圓圓,像吳三桂這麼英勇的將士我怎麼可能沒有聽說過呢?”
陳圓圓一臉興奮的表情說道,“真的嗎?那你能不能給我講一下他後來的故事?我真的好想知道他的英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