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明天一早就走
這時老孫早停穩了車。再看,從車上下來的果然就是東家張樹亭,老梁便沒有與老孫搭腔,便先喊了一聲:“東家!”
張樹亭答應著,又將半個身子探進轎頂子下,將癱瘓的妻子張郝氏背了出來。
老梁也是覺得幫不上忙,見張樹亭背出了妻子,便想又急忙往車廂裏伸腦袋,意思是看看有什麼需要拿下車的,也好往車下拿。
但他剛撩著轎簾往車廂裏探頭,就見一個濃眉大眼的孩子正抱著一個大包袱也要往車廂外出溜。
老梁手打著轎簾子見了,就不由一驚,以為是東家的兒子,可又緊急一想,東家的兒子又無論如何不可能一下躥這麼高呀!
但這個老梁,說來與老孫有著相仿的年紀,也是一個爽快之人。心裏雖然這麼想著,但他還是喊了一句:
“這孩子誰呀,虎頭虎腦,不會是東家那位小少爺吧?”
張樹亭背著妻子往酒鋪裏走,倒也沒說什麼。這時,老孫已拴牢牲口,正從車上卸下笸籮彎腰喂牲口,一聽,便打趣道:
“老梁,你看看長得可象東家?”
老粱接過孩子手中的包袱,還真就仔細端詳了一下說:
“還別說,還真有些像!”
老孫這時也喂上了牲口,走過來,一把把孩子抱下車說:
“老梁,現在先別提像不像了,還是趕緊給弄口吃得罷,東家兩口子從早起到現在,還沒吃東西呢?”
穿過酒鋪店堂,店堂的後身有個小院。院子不大,院地上鋪了一些碎磚。院內靠南一側有棵大榆樹,枝枝杈杈的,幾乎把整個院子上空都給覆蓋住了。北麵是四間北房。老梁和夥計們住最東麵一間,堂屋當作廚房,最西麵那間是倉房,剩下的這間平日就閉著。
於是,老梁急忙把閑著的這間收拾幹淨,生了火,先讓張樹亭他們倆口在裏麵休息。接著,又在堂屋裏忙活著捅火做飯。
做飯當然難不倒老梁。就見老梁這邊收拾著生菜,那邊的火也就很快上來了。待火上來,老梁也很快弄好了主食和玉米粥,接著又炒出了兩個熱菜。
待弄完,便喊躺在東屋抽老梁煙袋的老孫,老孫以為老梁叫他出去端菜,急忙在炕幫上“邦邦”地磕煙袋,結果卻聽老梁問:
“還喝酒不?”
老孫當然做不了主,便又到西屋問張樹亭,張樹亭不管,不過他不想喝。
一聽張樹亭不想喝,老孫便也出來搖頭說:
“算了,晚上再喝罷。”
於是,飯菜就擺到西屋,張樹亭、張郝氏、老孫坐炕上,孩子站地上,幾個人開始吃飯。老梁則坐在屋地一把杌凳上,抽煙袋陪著說話。
不過,這時大家已經基本弄清楚了,在永定門救下的這個孩子姓劉,名玉萍,就是永定門一帶人。父親幾年前就病死了,母親也改了嫁。
母親改嫁後,他本來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但因為兩年前叔叔染上了賭錢,把家裏值錢的東西都偷去賭了。爺爺奶奶又被先後活活氣死,他才跟了叔叔。結果叔叔賭輸錢,又差點讓大漢把他賣給洋人。
所以,也說不清這個叫劉玉萍的孩子心存感激,還是自小就懂事,不但吃飯不像老孫那樣,狼吞虎咽,見張樹亭、張郝氏或老孫碗裏沒飯了,就急忙放下自己飯碗,去給他們去盛飯。
不但將飯盛得不深不淺,還知道舉著一雙小手遞給他們。這讓張樹亭、張郝氏還有老孫看了,越發地喜歡。
吃罷飯,按老梁的意思,讓張樹亭兩口子休息半天,待明天一早再去看病。可這張郝氏來時不願意來,說反正是看不好了,老遠的還費那事幹什麼。現在勉強來了,一聽老梁讓她們休息半天,明天一早再去看病,倒又一下急切起來,一定要先去見見這位摸骨高手不可。
於是,也沒有休息,由老梁領路,幾個人又坐車直奔摸骨高手家中而去。這時見劉玉萍人不大,也跟著忙前忙後的拿東西,很勤快的樣子,張樹亭便也讓他跟上了。
好在,摸骨高手家就住前門附近,功夫不大也就到了。張樹亭、老孫甚至包括張郝氏原以為摸骨高手是個男的,到了一看,才知道,原來是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走路都有些困難了。一時間,又不由一陣驚訝。
長話短說。老太太很快就給張郝氏摸過了骨,告訴她這敲碎的骨頭能治還是能治,隻是時間要長一些。少則半年,多則要一年時間。
張郝氏一聽,倒很高興,如果能治好,不用說一年半載,就是更長一些時間也治。
這時,張樹亭就在一旁站著,一聽,卻有些為了難。為難倒也不是別的,或是擔心錢上的事,而是這功夫他耽擱不起呀。不過,他什麼也沒說。
老太太一聽張郝氏這麼說,便給她腰間施了藥,然後又讓家人拿來用布裹住的許多竹板,就像紮籬笆一樣,用布帶子把那些竹板一根根牢牢固定在了張郝氏的腰間。一時間,張郝氏的整個腰就直挺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