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危機初現(2 / 2)

方徊搖搖頭,頗為激憤的回道:“是河泥!一攤爛泥!爛泥裏全為醃臢不堪的泥鰍!”

楊青閉上眼睛了,心中思緒萬千:“我大宋果真爛到了如此地步了麼?徊哥說的也對,‘海上之盟’本就是與虎謀皮、引狼入室,放眼天下,偌大的遼國尚且不敵,二十萬大軍敗於區區三萬遼軍的大宋如何敵之?看來金虜南侵也是朝夕之間,江南有大江之險約莫能保全一家子人,即便朝廷偏安一隅,也能有科考入仕的機會。”當下回道:“我讚成遷往江南,眼下有了銀子,南方便能去得。”

楊安沉吟不語。他自然信得過徊哥兒,徊哥兒名聲在外也讓他臉上也有光,如今汴梁城內誰人不知詞中大家方徊!楊安這幾日走在街上都能感受到四坊鄰居一片豔羨的目光。舉家搬往江南,他不是不認可,隻是難舍這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也擔心到江南水土不服。尤其楊青的身子骨能不能熬過數千裏的顛簸,到了濕熱的江南,會不會舊病複發。

楊安搓了搓滿是老繭的手,看了一眼楊青,又掃視過方徊和暖兒,終於下定決心:“俺也讚成,遠得不說,隻在這汴梁城內都待不下去了,俺不是埋怨徊哥兒,昨日你道俺看見了誰,便是馬六!與他打了個照麵,那廝雖然沒尋俺晦氣,可他眼色發狠,怕是暗裏會出什麼壞水!還是盡快離開的好!”

方徊起身踱了幾步,停下來說道:“無妨,但請楊叔明日尋相熟可靠的人,定下一輛馬車,嗯……日子就定在三天後,去往杭州。家中些許物事撿輕便的帶去。”好在宋朝戶籍管製極為寬容,可以自由遷徙,到了江南上下打點一下盡快落個戶籍便能安穩下來。

楊安點點頭道:“馬車雖少,倒也不難尋覓,猛哥兒便會駕車的把式。隻是陸路顛簸的緊,水路便平穩許多……”

方徊倒沒有考慮得這麼周詳,作為後世人從沒做過馬車,不知馬車的顛簸,以為從汴梁到杭州,不會有多麼的勞苦。楊安自然有經驗,知道水路的輕鬆,從汴河過淮水,再經邗溝、江南運河至杭州,所費時日上也少了許多。

他撓了撓頭道:“倒是侄兒疏忽了,楊叔在水路上熟人不少,這件事便由叔父操持。”

“還有一事,便是猛哥兒,徊哥兒可願帶他和他娘一起遷過去?”楊安試探著問道。

方徊愣了愣,這才想起二猛來。兩人打小一起長大,如親兄弟那般親近。二猛性格木訥、不善言談,他父親王三貴病死後,更是沉默寡言。這些時日的接觸也讓方徊感到二猛將來可以作為自己的臂助。

“二猛是自家兄弟。自然要帶上他和王家叔母,去往江南好歹可以相互幫持。”方徊痛快的答道。

楊安這便高興的說道:“明日俺便與猛哥兒商討一番。”

翌日,暖兒從封宜奴那裏帶來回話:“先前的詩詞每首兩千貫照付,隻是這百十首便不值十萬貫,物以稀為貴,多了就不值錢了。若是著實出手不得,願與李娘子共出一萬貫買下。”

我去……方徊心中的小火焰蹭蹭蹭往上升,隨即又冷靜下來,既然說好了在商言商,少不得費一番討價還價的功夫。一萬貫少了些,也自知十萬貫屬於獅子大開口,三萬貫才算合適。

打定了主意,便告訴暖兒:“告知封娘子,低於三萬貫,從此百十首詩詞就不再會現於人間。嗯!就這麼說!”

暖兒雖滿臉為難的表情,也隻得服從他的吩咐。

“事情安排的如何!”蔡紹坐在正廳裏品著香茗,頭也不抬的問道。

徐槐坤狠瞪了馬六一眼,馬六趕忙回道:“回大郎,楊宅附近安排妥了暗樁,楊家的一舉一動盡在掌握中。”

見蔡紹麵無表情,徐槐坤急忙補充道:“小的已經將話帶給懷指揮,隻帶時機一到,便會使邏卒拿下楊家眾人,移交與何推官,皆為自己人,大郎且寬心。”

蔡紹心中冷笑一聲,方徊啊方徊,死期將至,怕是你還沉醉在詩詞中罷。

宋朝皇城司與明朝錦衣衛頗為相似,皇城司親事官司職偵察軍隊、官員、民間議論之事,政和五年(1116年)時,親事官六指揮約3000人。懷指揮便是親事官六指揮之一,負責京城各處官民言論探查、緝捕之事。

徐槐坤支吾一聲欲言又止。

蔡紹啐了他一口道:“有屁快放!”

徐槐坤低頭哈腰的諂笑幾聲方說道:“聽聞楊家有一女名喚暖兒,生得如出水芙蓉,大郎若有意……”

蔡紹眉頭一皺,手沉沉的拍在他的肩上道:“你來府上已經十三年了吧!事若辦成,便賞於你罷!”

徐槐坤興奮的差點暈過去,滿身肥肉晃動不已,忙跪下謝恩。

而一旁的馬六臉上橫肉一陣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