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市井之飲(1 / 2)

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則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孫四海者,洛都人氏。幼時家貧,瓶無儲粟,及不惑之年方事工商。然其何以十年致萬金也?無外乎三者耳:一曰善察言、巧觀色,二曰心至誠、商有道,三曰見於機、得天顧。

初,四海諸洛都設茶肆,得遇聖祖……

——《秋涼野史·貨殖異聞列傳·孫四海》

從後門悄悄的送走了小德子,胤之未作歇息便吩咐狐印備馬。當狐印駕著馬車從雁載軒出來時,日頭已經到了正午。此時洛都街頭的行人衣袂連陰,商賈小販們的叫聲不絕於耳。坐在車裏的胤之幾次掀開窗簾,所見之處皆是一片繁華忙碌的景象。

洛都之所以如此繁華,全都依賴於其貫通南北的地理位置和武德皇的英明神武。可是胤之卻明白後麵的那個原因已經黯淡了許多,父皇隨著歲月的增長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開明與神武了,不斷滋長的權欲讓他變得有些剛愎自用了。

布施德政恰如逆水行舟般不進則退,父皇登基十八年以來的兢兢業業才堪堪造就大安短短五年來的繁榮昌盛,可是他最近幾年來的窮兵黷武卻讓這得之不易的盛世就快走到了盡頭。

胤之自然知道自己並沒有資格去嗟歎和左右大安的命運,畢竟現在的自己什麼也不是。每日的作揖乞食和卑顏屈膝,隻為了能苟延殘喘的活下去罷了。像殺害閔王那樣快意恩仇的事情,此生或許隻有一件,便也滿足了。

馬車在清平街的街口停了下來,狐印轉身對胤之說道:“殿下,前麵的清平街就是洛都的集市了。由於前方路人較多,我們的馬車駛不進去。”

胤之聞言掀開了車簾,看著前方街道裏麵黑壓壓的一片人群,他有些無奈的對狐印說道:“想不到清平街會有這麼多人,我就在這街口下車步行了,狐印你先駕著馬車回去吧。”

“此地人多事雜,恐危及殿下安全……”沒等狐印把話說完,胤之就擺了擺手向清平街的方向大步走去,轉眼之間便沒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見了。

四海茶鋪位於清平街的西北角,雖然這間毫不起眼的茶鋪有些簡陋,但是卻依舊熱鬧非凡。茶肆掌櫃孫四海對於經營自有一套,擅於察言觀色和茶水價錢公道讓他從來都不會為缺少客源而感到擔憂。

今天孫四海還是一如往常的在茶鋪門口招呼客人,已經身為掌櫃的他對於迎客的事情從來都是親力親為,倒不是他不放心手下的夥計,而是這洛都的達官貴人太多,誰都得罪不得。

遠看一位戴著鬥笠的素衣公子緩步向茶鋪走來,孫四海立刻快步迎了上去,頗為恭敬的對著這位公子說道:“這位公子,裏麵請!小店今日新進了上好的猴魁,雖不是春茶但好在醇香甘冽。若公子喜歡清靜的話……”

“不勞掌櫃費心。”沒等孫四海把話說完,這位素衣公子便出言打斷了他的話,徑直向茶鋪中走去。

“我說孫掌櫃,你做生意怎麼都做到街上了?”就在這時,一個渾身邋遢的糟老頭走了過來,對孫四海出言打趣道:“雖然這四海茶鋪向來好客,可是孫掌櫃你對個陌生行客都要遠迎,這也有點熱情過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