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取漢中(下)(2 / 2)

方才在司馬懿轉身離開的時候,張魯曾不止一次想喊出“將那個無禮之徒拿下”之類的言語,但最終都還是咬著牙忍住了。張魯知道,要是司馬懿有什麼三長兩短,閻圃必然要為之償命。

一個是自己手下的頭號謀士,一個是默默無名的狂生,孰輕孰重,張魯自認為還是分得很清楚的。

現在司馬懿還毫無名氣,在張魯眼中就是一介狂徒。

不過現在,還真是難辦啊。

憤怒歸憤怒,可眼前的局勢,該如何解決,張魯一籌莫展。

曹操和劉璋兩麵夾擊,而自己最為倚重的謀士,此時卻無法替自己出謀劃策。

張魯用手指擰了擰眉心,所感受到的,隻有無盡的疲憊。

或許,自己真的不適合當一方之主吧……

最終,張魯不出司馬懿所料,作出了投降的決定。

當天黃昏,司馬懿便帶著張魯的降書返回了曹營。

張魯表示願意降伏曹操,但是也附加了一個條件。

張魯在降書中提及,自己可以獻出漢中,但曹操必須承認五鬥米教,同時得保留其五鬥米教教主的地位。

對於這個要求,高順感到有些為難,宗教的力量是最可怕的,這一點作為穿越者的高順更是知之甚詳。雖說五鬥米教並沒什麼惡跡,但是張魯作為教主,有意利用教眾發難的話,也足以弄得漢中一地雞犬不寧了。

雖然聽說張魯的性情溫和,加之對五鬥米教感情極深,不太會利用五鬥米教做什麼激進的事,但正所謂人心難測,萬一高順答應張魯的條件之後,漢中發生了什麼動亂,那論過失他可是首當其衝。

張魯的要求答應與否,在高順看來隻有曹操能做決定,可是派使者往來許昌的話,一來一去又是耽擱不少時間,誰知道這段期間內會發生什麼變故。

“仲達,伯言,你們怎麼看?”高順求計於司馬懿和陸遜。

“此有何難,若能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漢中,答應張魯的條件便是。”司馬懿輕描淡寫地說道。

“可是……”

“高將軍之擔憂,懿也知曉。”高順欲繼續開口詢問,但司馬懿已窺破其心思,搶先說道,“吾觀張魯此人,無膽無識,就算讓其掌握五鬥米教,也成不了當初張角般的人物。再說,我們答應歸答應,到時也未必一定要履行承諾。等到徹底掌控漢中,如不想留五鬥米教,剿就剿了,那張魯又敢怎樣?”

高順看著侃侃其談的司馬懿,心中感歎一聲,果不愧被後世稱為臉厚心黑的典範,敢情一開始就沒打算認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