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從新野撤兵(2 / 2)

不,不對,這其中怎麼看都有一絲陰謀的感覺。

“說不定我們陷入了一個很大的局裏。”郭嘉若有所思地說道,“對方從一開始就聯合設計好的,一等到我們大舉進攻荊州,馬騰和孫堅就遙相呼應,趁我後方略顯空虛之時發動攻擊,意圖毀我根基。”

曹操點了點頭,顯然是十分認同郭嘉的這番話。

但問題是,能夠策劃出如此大手筆布局的人到底是誰?究竟是誰在這背後推動了這一切,而同時又讓自己對此一無所知,完全被蒙在鼓裏,直到對方大軍壓境,才恍然察覺自己已經陷入兩麵受敵的窘境了。

普天之下,竟然還有如此能人麼?

“布下此局的,究竟是何人……”曹操一邊口中輕聲念叨著,一邊思考著天下間還有那些隱藏著的能人異士?

“布局之人……麼。”看著曹操的神情,高順腦中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一個極為響亮的名字。

難不成,是他?

那個流芳千古,被後人世世稱頌讚揚的大才,他難道已經出山了?

諸葛亮,謀劃下這個布局,讓曹操陷入如此窘境的人,會不會就是諸葛亮?

一想到諸葛亮可能已經成為了自己的敵人,高順就不由得一陣心悸。諸葛亮在後世的名聲完全可以用宏偉來形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與諸葛亮有關的詞句此刻接連在高順腦海中閃現而過。

諸葛多智而近妖,如果這樣一個奇才真的已經站在了曹操的對立麵,那麼曹操無疑增添了一個極其難纏的對手。

難不成,那個諸葛孔明,就身處在眼前的這座新野城中麼?

曹操有夏侯惇的前車之鑒,行軍極為謹慎,再加上曹軍陣中還有賈詡和郭嘉兩大謀主,不會輕易產生犯錯的機會,因此諸葛亮並沒有想出在新野城外挫敗曹軍的計策。而守城的方法又可謂千篇一律,無非是滾木落石射箭潑油等等,因此在進入守城戰之後,諸葛亮也未能有什麼出彩的表現。

故而諸葛亮此時還聲名不彰,曹操等人自是不知道新野小城之中,有著一位足以名揚後世的大才。

“全軍撤退。”雖然不甘心這樣的結果,但曹操也沒辦法,他必須回援長安和合肥。馬騰軍和孫堅軍的兵力加起來達到三十萬之眾,雖然留守在長安和合肥的兵力並不能算少,但在數量龐大的敵軍麵前依舊頗顯無力。另外兩線一齊遭到攻擊,如果自己不率大軍返回的話,荀彧手中恐怕也派不出太多人馬同時救援兩地。

“主公,嘉以為,還是留下一部分兵力,守在宛城為好。”在曹操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之後,郭嘉再度上前建言道。

“為何?”曹操問道。

“嘉恐劉備會趁我們與馬騰、孫堅纏戰之時,橫插一腳,率軍襲擊宛城。”郭嘉緩緩地解釋道。

曹操聞言,心中一凜。劉備再來橫插一腳?要是那樣的話,自己所將麵對的可就不是兩麵作戰,而是三麵受敵了。

宛城一旦被攻破,那麼劉備就也有了北上攻打許昌的可能。

“奉孝此言差矣,想那新野城被我軍日夜攻打,城中守軍死傷無數。現在劉備能拉出來的人馬恐怕連兩萬都湊不了,又如何能攻得下宛城?”對於郭嘉這番要提防劉備的進言,曹操還未發表意見,夏侯惇卻先不以為然了起來。

“劉備或許是沒有兵,可劉表絕對有啊。”郭嘉的神情難得地流露出一絲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