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身軀一震,出於警覺的本能,他順勢就想把那個摟住他腰部的女人給甩下去。
“求你了,把我帶走!”女人在高順背後淒婉地請求著,那哀苦的語氣讓高順心中一凜。最終高順放棄了將女子拋下馬的想法,什麼都沒有做,隻是默默地駕著馬向前方驅馳。
那女子便是蔡琰,當曹軍騎兵衝入匈奴王庭的時候,他便知道自己逃離此處的希望來臨了。
絕對要趁機逃出去!雖然不知道漢兵是怎麼會來到這片地方的,也不知道他們為何會來攻打匈奴王庭,但這些根本就不重要。蔡琰很清楚,這是自己唯一的機會,如果自己沒能抓住這次機會逃跑的話,下次再想逃離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更有甚者,逃離的機會說不定永遠也不會再度降臨了。
從戰爭爆發一開始,蔡琰就悄悄地躲在帳篷後麵,通過門口的一條細縫偷偷觀察著外邊的局勢。
等到劉豹因為高順而後退的時候,蔡琰知道,自己一定得跑了。再不跑,等劉豹回到帳內,自己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她不顧一切瘋狂地被奔跑著,顧不上自己或許會被流矢射中,顧不上自己或許會被亂兵殺死,此時此刻,蔡琰隻是一心往自己同胞那邊跑去。
如果真的被殺了,死就死吧,死了也好過待在這種地方繼續受罪。
由於蔡琰“左賢王妃”的身份,一路跑過來倒也沒有什麼匈奴士兵向他動武,再加上老天或許真的憐憫她可憐的境遇,流矢什麼的也都與她擦肩而過,沒有將她射傷。
劉豹隻想著逃跑,竟未注意到在亂軍之中奔跑著的蔡琰。以至於蔡琰在這麼一路狂奔之下,終於跑到了高順的旁邊。
好歹在匈奴呆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不再是以前的大家閨秀,騎上馬這種動作蔡琰如今還是能輕易做到的。
雖然和陌生男人共乘一騎,還摟住對方的腰,這種行為從禮法上來說很是荒謬,但是蔡琰此時還會在乎這些麼?自己這些年來受盡屈辱,早已不是什麼清白的身子了,隻要能逃出匈奴王庭,無論讓她做什麼都可以,又何況隻是騎上一個男人的馬,摟住一個男人的腰?
高順雖然不知道坐在自己身後的女子便是在後世大名鼎鼎的蔡文姬,不過從她方才那哀婉的語氣之中,高順能感覺到她的孤苦,她的幽怨,以及她的無助。
雖然這種時候帶著一個女子衝陣實非是明智之舉,但高順不知道為何,就是無法產生將對方趕下馬去的心思。
“自己管好自己,死了的話可不要怨我。”最終,高順隻是對蔡琰說了這麼一句,然後便駕著馬,繼續朝王庭外奔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