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孫堅退兵(上)(3 / 3)

劫營的提議是賈詡提出的,起因出於先前高順對孫堅軍大營不厭其煩的騷擾。

援軍的疑兵之計,既瞞過了周瑜,也瞞過了許昌城中包括賈詡、荀彧在內的一幹謀士。

雖然在城內難以查探到援軍軍營中的狀況,但賈詡根據炊煙數量判斷,這支援軍估計也有三四萬人了。

雖然援軍沒有進城,但在城外反而能更好地對敵軍起到牽製作用,這讓一直以來繃緊神經拚命守城的曹軍將士們不由地緩了口氣。

入夜之後,留下一小群士兵繼續關注城外動靜之後,其他士兵相繼去休息了。

然而他們才入夢,便突然聽到城外喊殺聲大起。當下這些士兵一個個被驚得立馬爬出被窩,拿起武器,登上城樓,準備作戰。

高順命人所鼓吹出來的聲響,不止孫堅軍聽得一清二楚,就連許昌城內也能聽到,畢竟雙方相隔並不能算太遠。

荀彧、賈詡等人一臉驚異,難道說孫堅軍準備破釜沉舟,趁夜攻城了?他們就不怕在其身側的那數萬曹軍?

荀彧雖派人在城頭守備,可那也隻是為了以防萬一而已,他和其他人都不認為孫堅軍真的就敢發動夜戰,畢竟數萬曹軍就在一旁紮營。如果孫堅軍真的那麼膽大妄為,那麼曹軍趁其攻城的時候對其發動攻擊,那後果可不堪設想。

有著數萬曹軍的牽製,使得孫堅軍白天都沒有攻城,發動夜戰,他們敢麼?

但如若不然,這震天的聲響又是怎麼一回事?

荀彧、賈詡等人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登上城樓,可等他們到了城樓上一看,卻發現城下沒有任何人攻來。

夜幕之下觀察不清楚遠方的情勢,隻能遙遙望見孫堅大營中似乎在調兵。

沒道理啊,戰鼓都擂了幾通,兵力卻還沒有集結好?這可不是孫堅、周瑜這等名將會犯的失誤。

賈詡不愧為毒士,隻見他在城樓上略作思考,便將前因後果推斷出大半。

這些動靜,一定是城外的曹軍弄出來的,估計是疲兵之計。

果不出賈詡所料,高順之後的兩次騷擾也應證了其猜測無誤。

見這情形,賈詡的心思有些活絡起來了。

曹軍大營在孫堅軍大營的北方,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肯定會讓孫堅軍將絕大部分注意力和守備力集中在大營的北麵以防不測。如此一來,南麵的守衛力量有很大可能會變得鬆弛,或許能給自己可趁之機。

如果自己派出一部分人馬從南麵突襲孫堅大營的話……

當然,靠自己這些人馬當然不夠,即使孫堅軍營難免守備較弱,可一旦遭到攻擊,以其軍隊素質也定能立馬反應過來,及時作出調整。但是現在情況對自軍有利,曹操的援軍還在孫堅軍北麵候著呢。自軍突襲孫堅大營,孫堅軍即使再訓練有素,一開始定然也會出現慌亂。而這慌亂之象一現,北麵的曹軍說不定就會抓住時機,一舉攻營,與自己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如此一來,孫堅軍必潰敗!

和周瑜一樣,賈詡也誤認為曹操就在大營之中指揮坐鎮。對曹操的能力,賈詡那是確信無疑的,他堅信曹操一定會抓住那一絲戰機。

於是賈詡毫不猶豫地向荀彧等人獻計,說出自己的想法。

畢竟許昌城內還是以荀彧為主,賈詡地位低之一等,心中有想法還是需要報告的。

荀彧略作思考,便同意了賈詡的獻策,遂令於禁領兵八千,去攻打孫堅軍大營的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