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雖然說曹操以弱勝強,以劣勢兵力擊敗袁紹優勢兵力,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但也絕不至於這樣快。曹操想取得官渡戰場的勝利,隻能和袁紹拚消耗,而絕不會以速戰的方式取勝。
還是說曹操決定不顧一切回來救援許昌?可是這樣的話袁紹會放過他麼?一路銜尾追殺下來,曹操軍根本無法平安返回許昌。
正是因為事先將這些因素都分析清楚了,所以孫堅才會揮兵攻打許昌。
難道曹操和袁紹暗中達成了什麼協議不成?
孫堅不斷地在心中猜想著各種可能性,而周瑜此時則要冷靜得多。
“敵軍大約有多少人?打的又是什麼旗幟?”周瑜開口問道。
“屬下隻是目測,大約有四五萬吧,打的旗幟正是曹操的帥旗。”傳令兵回答道,語氣之中帶著一絲顫音。
“什麼?這麼多?"聽到這個數量,孫堅和周瑜不約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可能!”如果說孫堅先前隻是有些在意的話,那麼此刻就已經完全變了臉色。
如果來的援軍隻有一兩萬,那倒還好說,自己也能應付得來。可是四五萬大軍,孫堅心裏就不是滋味了。
雖說許昌陷城在即,可是對方好歹有著六千人,想要殺光他們的話還是要花費上那麼一些時間的。
如果在這期間對方的數萬大軍殺到,那麼絕對會形成一場災難。
要知道現在自己還沒能攻進這許昌城,到時萬一自己兩萬餘人被對方四五萬人堵在這東門之外,那可真是走投無路了。
而且別忘了,城門另一側可還有曹軍的六千人。雖說現在這六千人對自己根本造不成什麼威脅,可一旦敵方援軍到來,那麼這六千人便可與那數萬大軍遙相呼應,成兩方夾擊之勢,足以對自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公瑾,現在該怎麼辦?”孫堅問周瑜道。
“據你估算,敵軍大概還有多久可以到此?”周瑜聽聞孫堅問話,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繼續問那傳令兵道。
“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大概小半個時辰吧。”傳令兵答道。
周瑜對這答案很是不滿,又是估計,又是大概的。不過現在他也沒空去斥責這傳令兵,而且這麼短時間內讓其精確推測出敵軍的行進速度當真是強人所難了。
“主公,看來隻有暫且退兵了。”周瑜略作思慮,對孫堅說道。
這也是無奈之舉,許昌破城在望,誰都不希望功虧一簣。然而變故已生,這時如果硬扛下去的話,恐怕會造成不可挽回的下場。
撤兵麼?孫堅身子一顫,許昌城近在眼前,叫他怎麼舍得就此退卻。
“不若召集其餘諸門攻城人馬,和曹軍一戰如何?”天下大權,近在咫尺,孫堅實在是不想放棄啊。
“主公不可啊!”周瑜勸誡道,“召回諸門攻城兵馬,我們數量雖然不差於曹軍,可城內守軍也就沒了牽製。須知城內守軍仍有一萬數千之眾,屆時其和城外曹軍裏應外合,則我軍腹背受敵,情勢隻會更為危險。”
孫堅沉吟片刻,最終無奈下令道:“全軍退兵!”
命令傳至其他三門,各門之外的孫堅軍在得令後相繼撤退,於距東門十裏處集合,紮營。
而城外的援軍也沒有進城,也在東門外安營紮寨,其營寨距離孫堅也有十裏左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