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不住,則亡,別無第二條路!
東門僅剩的一千守兵趕忙去尋找一切能用來幫助守城的東西,沒有弓箭就拋滾木,沒有木頭就扔石塊,總之要盡一切力量阻止敵軍登城。
能射死一個是一個,能將敵軍攻城速度減緩一刻是一刻。
但是一千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就算一千人同時找塊拳頭大小的石頭扔下去,運氣差點的話估計連一百人的殺傷都造不成,就算運氣好,最多砸死三百人了不起了。就算是三百人的傷亡,對於孫堅的大軍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的損失。
一架架雲梯先後被架起,一名名士兵陸續攀登而上。
雖然不時有士兵或中箭,或被木塊石塊砸中跌落,可無奈他們攻城士兵的基數實在太多,饒是城上守軍已經拚了老命往下方射箭扔東西,敵軍亦是顯得沒有受到任何阻滯一般。
終於,有一名孫堅軍士兵登上了城頭。
盡快那名士兵很快就被城上的曹軍守兵砍翻下去,但既然有了個開頭,後麵成功登城的人便越來越多。
曹仁臉色鐵青。
一切終究還是要結束了麼?看來今日就是自己身殉之時啊。
敵軍的攻城速度還是太快了,另外三城的援軍根本來不及趕來。不過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守軍的數量才不過對方的數十分之一,即使自己再有軍事才華也難以改變什麼。
如果許昌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堅城,或許自己還能堅持到其他三門的援軍趕至,然而可惜的是,許昌並算不上堅城。
看來,城池的陷落,在所難免。
城破,人亡,再正常不過了。既然為將,就要有承受麵對如此結局時的勇氣。
“不、現在還沒到放棄的時候,即使城門告破,裏麵還有座甕城。如果能守住甕城,等到援軍趕來,那麼便還有機會。”雖然想過揮劍自刎,但曹仁最終還是拋卻了這個想法,轉而默默激勵著自己,告誡自己此時一定要振作。
並非曹仁怕死,隻是他實在心有不甘,更不願見到曹操十年心血,毀於一旦。
一定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將許昌城就這樣拱手相讓!
許昌城雖不算堅城,但好歹也是一國之都,甕城還是有修建的。而且許昌城的甕城和其他大多數城池的甕城不同,一般而言,甕城是建立於城門外圍,而許昌城的甕城,則是建於城門內部,是一座內城。
“東門守軍全部退入甕城!在甕城內迎戰敵軍!”曹仁提起精神,大聲呼道。曹仁知道,眼下這個時刻自己絕不能顯得氣餒,而是一定要在士兵麵前表現出精氣神良好的狀態。此時戰況極為不利,若是主將灰心狀映入士兵眼簾的話,那麼這場戰鬥就毫無逆轉的可能,絕對是敗得徹徹底底了。
如今敵軍已經湧上城頭,在如此巨大的數量差距下,於城頭上和敵軍進行肉搏戰無異於送死,而且還會死得特別快。
可退入甕城的話,情勢或許會稍稍好轉一些,甕城的體積並不大,隻是一座半圓形的小城,一千人進入後就已經顯得較為擁擠了。
曹仁正是想倚靠甕城的狹窄,這樣一來,一千守軍才有和對方大軍稍作對峙的本錢。
“想死守甕城麼?哼,看來敵方的主將至今還不死心啊。”孫堅見到城頭上的曹軍迅速向後方退去,立馬便明白了曹仁的意圖。
“嗬,久聞曹仁乃曹操之族弟,軍略不凡,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啊。”在孫堅為曹仁的困獸猶鬥感到不屑的時候,周瑜則在一旁歎道。
城頭淪陷,這是完全無法避免的情形,在如此巨大的數量差距下,不管換作誰估計都無法守住。然而那曹仁竟然能在城頭陷落的同時,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帶領所有人退往甕城,這份決斷和見識,便絕非一般的將領所能擁有的,足以令周瑜一歎。
甕城狹窄,容不下很多人,那麼自己大軍的數量優勢便不可避免的遭到削弱,曹軍也能產生一絲殘喘之機。
“隻不過,無論你怎樣掙紮,結果注定無法變更,許昌今日,必定易主!”雖然感歎曹仁的能力,但周瑜從來未曾認為,敵軍困守甕城的行為,能對眼下的局勢產生絲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