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大戟士之陣(三)(2 / 2)

看著眼前對己方極為不利的戰局,曹操心急如焚。隻見其雙手緊握,指甲都已經將掌心上的皮膚給刺破了。

高順雖然也是領兵高手,但終究不是完人,更何況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高順此役最終沒能力挽狂瀾,曹操也無法苛責於他。

不過此役若敗,後果不堪設想,哪怕他曹操想苛責高順,估計也沒有機會了。

作為旁觀者,曹操當然看出了張郃所布之兩儀流泉陣,其弱點是什麼。

機動性不足,這是兩儀流泉陣的最大弱點,或者說是這支大戟士所設兩儀流泉陣的最大弱點。

大戟士的武器乃是長達一丈五尺的長戟,古今中外,使用超長武器的兵陣,機動力的欠缺曆來就是不變的弱點。

即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長槍陣——馬其頓方陣,其機動力不足的弱點更是凸顯到了極致。由於馬其頓方陣所使用的武器乃是長達十八英尺(將近五米五)的長槍,導致士兵們在陣中隻能正步向前走,連橫向移動都很難辦到,更遑論後退了。這麼一支機動力嚴重欠缺的兵陣,即使能揚名一時,終是無法逃脫滅亡的命運。在第二次馬其頓戰爭之中,羅馬軍隊以速度優勢繞過馬其頓方陣的正麵,迅速擊潰其側翼和後方,導致聞名歐洲之馬其頓方陣的覆沒。

大戟士所使用的兵器之長度較之於馬其頓方陣有所不及,因此在機動力方麵所顯現的問題也沒有馬其頓方陣那麼嚴重,但長度超出常規製式兵器許多的長戟,還是導致了大戟士們移動速度的下降。

雖然大戟士並不像馬其頓方陣那樣,位於陣中的士兵連橫向移動都難以做到。可以說,這支大戟士在移動角度上並沒有問題,甚至根據陣型的變化需要,這支大戟士還能較為靈巧地往不同的方向進行方位的轉換。但是,能向不同方位進行移動也好,能做到局部範圍內的靈巧移動也罷,並不能改變整體速度不快的這一不爭的事實。

如果先前高順沒有指揮陷陣營正麵衝擊大戟士,而是利用速度優勢,分出一半人馬繞到大戟士的兩翼,正麵和側翼同時發動夾擊的話,局麵會比現在好得多,勝算也將大上許多。兩儀流泉陣雖然是一種極為高深的陣法,但由於大戟士所使用的武器都是長戟,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間隔空隙也比較大。也就是說,這支大戟士所發動的兩儀流泉陣,雖然殺傷性要比一般的兩儀流泉陣要大上許多,但從陣型而言卻要更為鬆散,如果高順同時從側翼和正麵發動夾擊的話,有很大的可能衝破敵陣。

隻可惜,既定的戰局已無法改變,現在的事實就是陷陣營被大戟士圍困在陣中,苦戰不得脫身。

究竟該怎麼辦,高順緊咬牙關,苦思對策。

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挺槍策馬,突入敵陣,直衝至張郃處,手起槍落將其刺死。

張郃乃大戟士統帥,同時也是全陣的指揮者,隻要他一死,其陣自潰。

但可惜的是,所謂鬥陣,比的乃是士兵所列軍陣的作戰能力。身為軍陣的統領者,高順和張郃可以坐鎮指揮軍陣該如何進行拚鬥,卻不能親自下場廝殺,否則的話就不是鬥陣,而是鬥將了。

像前幾年曹操侵攻徐州,在彭城之外陷陣營和陳到的白眊兵鬥陣,身為兩軍統領的高順和陳到就沒有親自下場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