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長槍前指,命自己手下一千名陷陣軍士進攻。
而另一方,一千名大戟士卻是筆直地站在戰場之中,巋然不動。
鬥陣已經開始,可他們似乎絲毫沒有要行動的意思。
兩軍鬥陣和個人之間的比武一樣,搶得先手的話就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占得先機,可如今這一千大戟士麵對高順的陷陣營,竟是全然沒有動作,這不免顯得十分詭異。
高順見狀,也是不明所以,想不通對方的意圖。
雙方主將方才已在陣前通名過,高順知道敵方統領就是後世名聲響亮的張郃,心中更是迷惑。
張郃無疑是一代名將,在袁營時為河北四庭柱之一,入曹營後則在五子良將之中博得了一個位置,像他這樣的將才,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會無動於衷?
不管他了,既然敵不動,那麼我就毫不客氣地去搶先手了!
“陷陣之誌,有我無敵!”一千人齊聲呐喊,聲勢如雷。
感受著眼前陣陣襲來的威勢,張郃額上沁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果真是天下難得之強兵!
不過雖然流汗,但張郃依然不為所動,久久沒有任何命令傳達下去。
陷陣營與大戟士之間原本相隔有兩百步的距離,隨著陷陣營的攻勢發動,雙方之間的距離正在被逐漸拉近著。
一百八十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一百步……
然而饒是陷陣營步步逼近,與前方的大戟士的距離越拉越近,可對方偏偏就是沒有任何動作。
如果說高順前一刻隻是感到迷惑的話,現在則是徹底的糊塗了。陷陣軍士已進入對方百步範圍以內,再不行動的話,他們難道是打算站著等死麼?
張郃一開始為險陣營氣勢所懾,神情凝重,可隨著陷陣軍士逐漸逼近,踏入己方百步範圍之內後,張郃的嘴角微微地掀起一個弧度。
“看來,我先前還是高估了這支陷陣營了,雖說氣勢和實力都還算不錯,但是就憑這些想要擊敗我的大戟士,還不夠格。”
大戟士遲遲沒有什麼行動,直到陷陣營逼近至距大戟士七十步之處,張郃才說了一句:“準備吧。”
張郃身後的一千大戟士得令,終於開始有所反應。
但他們並未自己眼前的陷陣營迎擊而去,所有士兵竟然都在朝著不同的方向移動著。
嗯?難道是某種陣法?高順看著大戟士們不斷變換著腳下的方位,心中大奇的同時也隱隱升起一股不安。
至於曹操,此時更是緊握雙手,神情十分緊張。
大戟士主將張郃,其能力非凡啊!
曹操作為軍事名家,自然能看出此時張郃所布置的是什麼陣。
兩儀流泉陣——由兩儀陣發展變化而來的一種精妙陣型。
《易經》有雲:“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兩儀者,天地也,陰陽也。若說太極乃天下一切之發端,那麼太極所生之兩儀,便是萬物發展變化之源。
兩儀陣,顧名思義,便是仿兩儀之變化所布之陣。雖然論精妙程度,兩儀陣並不及八卦陣和伏羲陣這種高級陣法,但也絕非尋常人輕易可破。
而這兩儀流泉陣,則是基於兩儀陣之上,衍化而來的一種更為深奧的陣法,身處陣中的士兵在不斷地進行著方位的變換,宛如流動的泉水一般令人難以捉摸,配合兩儀之變化,則可展現近乎無窮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