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果隻是一個自己沒能完全收服其心的關羽陷於敵陣那還算了,可問題是,趙雲重義,竟也隨關羽一起陷在絕地之中。
趙雲其人忠勇而不乏冷靜和智謀,深得曹操喜愛,如果讓其不幸死於戰場,曹操必然大為哀痛。
趙雲可謂和高順相同,乃外姓將領之中的支柱人物,曹操實在是舍不得其就此喪命。
但光憑自己的喜愛,還不足以令曹操作出決心,下達出兵將其救回的命令。畢竟曹操身為一軍之主帥,必須要以大局為重。如若以自己的任性驅使麾下部隊赴死,那麼很有可能招得其他將領的不滿,如今正值大戰之際,絕不能在這種關鍵時刻在內部產生不快。
所以說,要是真的沒辦法的話,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趙雲遭逢不幸了。
好在趙雲性格和善,武藝雖然極高卻又沒有什麼架子,頗易與人親近,平日可謂人緣甚佳。曹營中無論是曹姓夏侯姓的將領,還是外姓將領,大多數人都和趙雲交情頗深。在得知其身處險地之後,曹營諸將都表示願出兵救之。
夏侯兄弟、張遼、黃忠都表示要前往救援,高順也不甘落後,向曹操請命出兵。
見到眾將群情洶湧,都囔著要去救趙雲,曹操這才稍感放心。隻要眾心所向,那麼派遣部隊前去救援趙雲便是順理成章之事,沒什麼好為難的。
至於派遣哪隻部隊前去救援,曹操雖然有所猶豫,但還是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讓夏侯淵統領那一千騎兵,前去救援!
就在曹操下達命令的時候,他都能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一千騎兵啊,投入戰場之後估計就是要全數去送死的。
但問題是,這支騎兵隊是眼下最好的選擇了。派去前往救出趙雲的援軍,其數量注定不可能過多,這樣一來,如果隻是派普通的步卒前去,在袁紹大軍麵前恐怕沒有任何接近到趙雲的機會就已經團滅了。
騎兵的話機動力強,也有一定的衝擊力,或許在亂軍之中還能趁隙突入敵陣,找到機會將趙雲給救出來。
雖然這支騎兵傷亡殆盡的話,對自己來說損失甚大,然而經由今日一敗,往後很長一段時間曹軍必然都要以防守姿態對陣袁軍,這一千騎兵恐怕也無法在這官渡戰場上起到太大的作用。既然如此,還不如讓他們去把趙雲給救回來。
騎兵雖損,猶能補之,趙雲若折,孰可替耶!
至於關羽,曹操倒真沒有什麼想法。對方畢竟隻是一員沒有歸心的將領,如果能順勢將其救出固然好,如若不能的話,那也沒必要勉強行事。
“妙才,萬事小心,能救出子龍固然最好,可要是力有不及,一切都以保住自己性命為要。見事不可為,汝當立即撤退。”在夏侯淵出發前,曹操對其仔細叮囑道。夏侯淵與曹操有兄弟之誼,雖說趙雲固然得曹操喜愛,但為了救趙雲而把夏侯淵給折了進去,那顯然是曹操更不願見到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