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拿下宛城(四)(2 / 2)

雖然魏延是他們這支百人隊的長官,但他現在也是叛逆之身。自己身為宛城的守軍,沒有必要聽從一個叛徒的指揮。再者說了,魏延隻是都伯,上頭還有軍侯、都尉,他們對自己這支部隊都有著更高的指揮權。

因此當士兵們心情逐漸平靜後,魏延這番希望諸人跟隨的話語並沒起到什麼效果,根本沒有人響應他,甚至有幾位什長還在考慮是不是要煽動大家一起上,殺死或擒住魏延。

冷眼看著眾人的表情,魏延當然能推測出他們大致在想些什麼,不由地冷哼一聲。

“我知道你們未必願意跟隨我,但你們可要將現在的情勢考慮清楚了。”時間對於魏延來說已然不多,他說話時的速度不免有些加快,“劉磐既死,你們還能指望宛城能守多久?曹軍破城隻不過是時間問題。等到曹操大軍攻破宛城,不隻你們得死,你們的家人也都會遇害!男人會被無情地殺死,而女人則將可憐地淪為敵人享樂的工具。”

聽到魏延這些話,士兵們臉上的表情逐漸轉變了,從先前的憤慨逐漸轉變為恐慌。魏延說的不錯,失去了劉磐的宛城,根本沒有人能擔負起指揮全軍的重擔,這樣的一支軍隊在曹軍的猛攻前根本支撐不了多少時間。

三天,或許隻要兩天,宛城就會陷落吧。

前些時候聽說援軍已經從襄陽出發,士兵們對此還很激動,隻要能撐到援軍能進入宛城,那麼此戰必是不敗之局。可現在劉磐的死改變了這所有的一切,失去了主帥的士兵即使談不上是一盤散沙,但也絕不會好到哪裏去,宛城恐怕是沒有任何守住的可能性了,在援軍趕至之前一定會率先被攻破。

要知道襄陽距宛城可並不近,較之於許昌與宛城之間的距離還遠上一些呢。援軍不過才出發而已,加之領軍的張允又不是什麼將才,恐怕行軍速度未必快到哪裏去。無論從哪方麵考慮,宛城都隻有被曹軍攻克的下場。

“如果你們決定負隅頑抗,那麼你們,以及你們的家庭,其下場必然淒慘無比!但是你們如若跟隨我,去打開宛城的城門,那麼你們對於曹軍而言便立有大功,不但能得到封賞,家人也能得以保全,何樂而不為之呢!”見眾人情緒產生鬆動,魏延進一步勸說道。

有取勝之可能性的話,即使隻有一成,身負榮耀感的士兵們也會願意為之全力以赴,哪怕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可是如果麵對的是一場必敗之戰呢?誰能保證這些士兵們在麵對一場必敗之戰中還都能保持所謂的勇氣慨然赴死?更何況,對於這些士兵而言,戰爭未必是為了什麼大義、忠誠之類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時候隻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如果負隅頑抗所換來的隻是家人淒慘的命運,那麼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

不過無法否定的是,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有不惜死之人,都會有為了自己所敬仰的信念和忠誠奉上一切之人。

於是,營盤內的士兵逐漸分成了兩撥決定跟隨魏延設法出城的士兵們,以及誓死都要守護宛城的士兵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