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一個年輕的宦官麵帶激動的笑容,進殿對著劉協高興地喊道。
“來了?誰來了?是不是李傕那群惡賊已經攻破城池殺進來了!?”眼下的劉協早已成了驚弓之鳥,聽到宦官的話立馬大驚失色,顫顫巍巍地說道。
“皇上,來的不是李、郭那群惡賊,是曹將軍。兗州牧曹操,曹孟德,已率著他的精兵趕到洛陽勤王來了。”宦官見劉協驚恐失色的表情,急忙解釋道。
“曹、曹操……好、好啊!曹孟德不愧是我大漢的忠義之士!”劉協聽聞到來的不是逆賊叛軍,而是曹操的勤王之師,立馬轉悲為喜,當下喜笑顏開地對那宦官說道,“待朕親迎操將軍,為其接風洗塵!”
“臣,兗州牧、鎮東將軍曹操,叩見陛下。”曹操見到劉協,立馬下跪叩首,口中恭恭敬敬地說道。
“曹將軍快快請起,盡天下紛亂四起,綱常喪盡,唯有曹將軍尚懷忠義之心,起兵討逆,甚慰朕心。”見到曹操,劉協一想到自己從今往後可能再也不用過這種受苦受難的日子,立刻變得興奮異常,“等到曹將軍討滅李、郭逆賊,朕就授汝為大將軍!”
“臣惶恐,論德論能,臣都遠有不足,絕不敢竊據如此高位。”曹操低著頭,眼中閃過一絲旁人根本無從察覺的精光,但依然保持著十分恭敬的語氣對漢帝說道。
“曹將軍過謙了,今天下雖大,可心係漢室的忠直之士已是屈指可數。”劉協誠懇地說道,“朕嚐聞昔日董賊毀洛陽而奔長安之時,各路諸侯皆不肯動,唯曹將軍率兵馬追擊。如今李、郭逆賊犯亂,又是曹將軍在危難之中起兵勤王,大將軍之位,非曹將軍又有誰能據之?”
曹操眼中精芒更盛,但與此同時頭也垂得更低了:“天下忠義之士還是為數不少的,像昔日討董之時,也並非隻有我一人率軍追擊,現今的徐州牧劉備(陶謙已病故,臨死前上表劉備為徐州牧)、長沙太守孫堅俱發兵相助。大將軍之位,非名、德、才三者兼備之人不能任也,袁氏四世三公,袁本初又頗有才誌,可當此重任。”
曹操這番話說得很有水平,昔日追擊董卓之時並非自己一人不錯,可此刻劉備和孫堅又在哪呢,趕來起兵勤王的說到底也隻有自己一個不是麼。至於什麼“大將軍之位,非名、德、才三者兼備之人不能任也”之類的話,更是貽笑大方,想那何進之輩,不過是一介屠夫,連他都能坐大將軍這個位置,我曹孟德又如何坐不得?
當然,劉協對於曹操話中的這樣深意也沒有去理會,在他看來,隻是覺得曹操謙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