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陳宮,幾次想打斷高順說話,可是高順的這一番話說得是又快又響,根本不給他任何插言的機會。
離間!而且高順是當著呂布和陳宮兩人麵前,說出這一番離間的話語!
荀彧自認是該重新審視下高順了。之前對於郭嘉經常和高順廝混在一起,荀彧心中也是頗有些不以為然的,他認為文士就該有文士的風度,整日和一介武人混在一起喝酒算什麼事?雖然郭嘉時常在荀彧麵前對高順讚揚有加,每次提到高順,褒揚之言必然掛在其嘴邊。然而荀彧卻不怎麼將這些褒揚放在心上,雖然郭嘉看人的眼光很不錯,但荀彧則以為他對高順的讚賞更多的是出於朋友之間的義氣。盡管對方練兵的本事相當不錯,所練之軍稱得上是曹軍之冠,但是荀彧依舊不認為高順在其他領域有著什麼過人的才華,以至於擔得起郭嘉如此過分的讚賞。
但是高順此刻說的這一番話,當真讓荀彧不能不對其刮目相看。這完全就是捧殺啊,將陳宮捧到一個無比崇高的位置,這是何等險惡的用心。荀彧承認陳宮有才,而且說他才華橫溢也並不為過,但是將其比作範增,已經言過其實了,至於將其和薑尚作比,那更是信口開河。
而高順這樣說所造成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會導致呂布對陳宮的疏遠。呂布無謀,可偏偏又極為自大,認為自己不但武藝超群,而且智商還很高。陳宮平日裏提出的建議,呂布雖然有讚同的時候,但也不乏其自作聰明,認為陳宮提出的謀略不對,從而自作主張的例子。原本呂布對陳宮尚不是言聽計從,此時高順再對陳宮大讚特讚,還要呂布拜其為亞父,讓呂布對其計策千隨百順,而且從高順的話語來看,頗有你呂布要是不同陳宮之謀,就必定要玩完的意思,這讓心高氣傲的呂布如何能接受得了。缺了陳宮就不行?放屁!我偏要讓你看看老子有多麼聰明!至於亞父一說,更是極盡侮辱之能事。呂布雖先後拜丁原、董卓為義父,可他倆的歲數都比呂布要大了二十歲開外了,而陳宮的年齡才比呂布大幾歲而已,管一個之比自己大幾歲的人叫爹,即使呂布臉皮再厚,也沒無恥到這種地步。
高順的那一番話,就注定在呂布心中埋下一塊疙瘩。盡管知道對方很有可能是在挑撥自己和陳宮之間的關係,但是以呂布的性格,這塊疙瘩偏偏就是放不下。
“高將軍之謀,讓彧佩服不已。先前是彧看輕高將軍了,彧在此向高將軍賠罪。”呂布軍撤退後,荀彧找到高順,向其深深一揖,作出道歉。
荀彧是正人君子,品行之端正那絕對是無可挑剔的。他既然自認為曾經對高順的輕視是錯誤的,就一定會向當事人予以道歉。
“什麼謀不謀的,文若先生見笑了。”不過高順聽了荀彧的道歉之言,卻是感到一頭霧水。
“高將軍過謙了。”荀彧隻當對方是謙虛,“高將軍於兩軍陣前,捧陳宮而貶呂布,巧妙離間二人的關係,實乃是深謀遠慮之舉。”
啥?什麼離間?什麼深謀遠慮?高順聽的更是莫名其妙。老子當時隻想好好地氣呂布一場罷了。那家夥認了兩個爹,這肯定是他人生的汙點,平日裏提都不願提的。我叫他再認一個年紀不比自己大多少的人叫爹,那還不活活把他氣死啊?就好比我先前說的射在牆上一樣,我隻是單純地向埋汰他一頓而已,真的沒有其它什麼意圖啊。
不過高順腦子還是很好使的,聽荀彧這樣說,略加分析之後就知道自己的這一番話肯定起到了什麼別的良好效果。對於荀彧的誤解,高順自然不會傻乎乎的否認,但他也很懂得“低調做人”的道理,當下隻是一個勁地笑著表示“自謙”道:
“哪裏哪裏,過獎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