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執行決定一切(1 / 2)

執行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無論你的理想多麼宏偉,計劃多麼周密,都需要成功的執行方能變成現實。

不要借口的執行

16歲的時候,在電報公司上班的卡內基遇到了大麻煩。由於連降暴雨,美國俄亥俄河堤防決堤,河畔一個叫斯拖本維爾的城市電報線全部被摧毀,並且與哥倫布、辛辛那提以及路易斯維爾等中西部重要城市的聯絡幹線全部中斷!卡內基所在的電報公司將麵臨沉重的打擊。“連夜趕往斯拖本維爾廠總部向卡內基下達了堅決的命令。卡內基固然知道困難重重,但他是一位執行力非常強的人,早已將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考慮到,並且作好前去搶修的準備。他甚至預料到人手可能不夠,還帶上了他那群死黨一同前往。

當時,由於隻能接收到從東部拍來的電報,卻無法將電報拍往西部,所以卡內基每隔一個小時,就必須請夥伴送電報到下遊的惠靈鎮,利用順俄亥俄河而下的船隻來送電報。這是一個很好的變通辦法,人們還是可以直接在惠靈鎮拍發電報。

暴雨、人手缺乏、工作時間延長……卡內基沒有考慮這些外部因素,而是帶領死黨建立起電報線路,幫助公司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年輕的卡內基戰勝了考驗,因為對該事處理得當,卡內基受到了加薪的獎勵。

當時,卡內基完全可以找到借口不去斯拖本維爾。第一,他很年輕,不能擔此重任;第二,人手不夠,經驗不足,困難太大;第三……但是,在工作中,沒有任何借口。公司和老板不需要聽你的借口,他們需要一個立即執行的人。利用借口,卡內基或許可以逃避此次近乎冒險的任務,但他的結局可想而知——關鍵時刻不服從命令,說不定會被炒魷魚。

“態度決定一切”、“執行力決定一切”成為時下比較流行的說法。兩者隻是提法的區別,意思相同:“態度”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執行力”強調個人對理想、計劃或工作任務的落實。

執行過程中,個人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很重要,直接影響執行效果。而借口影響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很多時候,方向是正確的、思路和方法也沒有問題,但很多人就是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業績不明顯。這說明,執行之前你試圖找到借口。

借口是一個很有害的東西。它說明你不願意去執行,即便執行了,也是被動的,不能在做的過程中積極想辦法,解決新問題,也無法達到最好的執行效果。借口還給上司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影響,認為此人幹什麼事都講條件,或者認為此人是一個執行力不強、婆婆媽媽的人。借口還會讓你養成懶惰、拖拉或敷衍了事的處事風格。

執行決定成功

執行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無論你的理想多麼宏偉,計劃多麼周密,都需要成功的執行方能變成現實。

很多人在看到成功案例或者被外界事物所鼓舞之後,都為自己製定出遠大的奮鬥目標:成為百萬富翁,當上公司的CEO,做一個知名的醫生(律師、作家)……甚至製訂出翔實的發展計劃:如何投資理財,如何參加學習和培訓,如何到實踐中鍛煉……兩三天的頭腦發熱期過去後,當初的衝動被漫長而枯燥的過程漸漸消磨殆盡,回過頭來,藍圖始終停留在紙上。

究其原因,還是他們的執行力不夠造成的。沒有較強的執行力,要想成功,可能性不大。

首先,這些人沒有作好長期執行的心理準備。他們沒有作好長期奮鬥的準備,希望經過兩三天的突擊攻堅,等待奇跡的出現。他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堅持執行的信心和毅力,結果半途而廢,無法到達終點。在這方麵,卡內基表現得比較優秀,他從小便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執行目標)——在鋼鐵製造業內有所發展。之後的一切都圍繞這個目標執行。學習會計知識、投資炒股進行原始積累、進入大企業積累管理實踐經驗……這一千就是近20年,他終於一步步建立了自己的鋼鐵製造廠。

其次,執行力度不夠。他們能夠長期執行,也有執行的決心,但執行的力度不夠。

偉洪報名參加第二年的律師資格考試,他製訂了將近一年的複習計劃,對每天都作了詳細的安排。6點起床,背誦法律條款,然後早餐、上班,中午看書1個小時,晚上學習到1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