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預警機的這種超強的預警能力,使得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飛機。

[我還想知道]

1991年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動用了34架預警機,使伊拉克44架飛機被其盯住,最後被擊落。

美國有一種E-3A預警飛機,每架售價達12~176億美元。美國還規定,出售這種飛機要眾參兩院反複辯論,國會批準,最後由總統決定才行。

滑翔機完全依靠上升氣流

在空中飛行嗎?在介紹滑翔機在空中飛行的原理之前讓我們先來做一個簡單的試驗:在下嘴唇粘上一張小紙條,用力一吹氣,小紙條就會飄起來。這是因為吹氣的時候,紙條上麵的空氣跑得快,壓力小;紙條下麵的氣體跑得慢,壓力大。這樣,紙條就被下麵的氣體托著飄起來了。

飛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出來的。

滑翔機和一般的飛機不同,它沒有發動機,但卻有兩隻很大的翅膀,完全靠著上升氣流在天空中滑行。天空中上升氣流很多,有時是風被山擋住,氣流隻好向上跑;有時是空氣流過比較熱的地麵,受熱膨脹而向上升。滑翔機駕駛員隻要很好地利用上升氣流,設法從這個上升氣流滑行到另一個上升氣流,便可以在空中飛上幾個小時,飛到幾百千米以外的地方,甚至更遠。

[我還想知道]

英國科學家霍克斯研製了一種具有超強潛水能力水下飛機,大大加快了水下探測的工作速度。

水下飛機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鍾350米,並且可以到達海底的任何一個角落。

火箭和噴氣式飛機的區別在於

有無進氣孔和機翼嗎?火箭和噴氣式飛機都是利用尾部噴出的氣體產生的反作用力飛行的,表麵上看它們的飛行原理好像差不多,其實是有很大區別的。

噴氣式飛機的發動機前端有一個很大的進氣孔,當發動機工作時,能從這個孔把空氣吸進來,然後再把它壓縮。壓縮後的空氣和霧狀的燃料在燃燒室內混合燃燒,產生大量的氣體,並猛烈向後噴出,飛機就能向前飛行了。這就是說,噴氣式飛機飛行時必須得有空氣幫忙,因為燃料燃燒時需要的氧氣是由空氣提供的。再說飛機有一對很大的翅膀,它就是靠這對翅膀在空氣中產生的浮力飛行的。

火箭就不同了,它不但裝有燃料,還隨身帶著能放出氧氣的氧化劑。需要的時候,隻要把氧化劑和燃料送進燃燒室裏就行了,不需要空氣來幫忙,所以火箭的發動機前端沒有進氣孔。

火箭的發動機有足夠的力量使火箭脫離地球的引力,飛出大氣層。太空中沒有空氣,火箭當然也用不著有很大的翅膀。

[我還想知道]

1939年8月27日,德國人奧海因研製的第一架噴氣熱飛機He-178試飛成功,航速達1700千米每小時。

德國飛機設計師W·梅塞施米特,試製成功了第一架實用、並能成批生產的軍用Me-262噴氣飛機。

不同的火箭用於控製

方向的裝置也不同嗎?火箭雖然不像飛機那樣需要有靈活的轉彎功能,但是要想進入正確的軌道飛行,也必須不斷地調整方向才行。火箭調整方向的裝置安裝在尾部,由地麵站通過電波來操縱這個裝置,使火箭改變方向。不同的火箭,轉向裝置也不一樣。

有些火箭在噴氣孔的中間裝一塊直立的金屬板,這塊板向左轉,氣流向左噴出的力量就會大些,把火箭的尾部向右推,使火箭向左前方飛行。

小型火箭一般是在發動機的側麵再安裝幾個小發動機,根據需要把小發動機點燃,讓氣流從側孔中噴出,火箭就會轉彎了。液體燃料火箭大多采用這種辦法。

固體燃料火箭的轉向裝置,是在噴氣孔的內壁開幾個小孔,通過小孔噴射氣體,也能改變火箭的飛行方向。

有的火箭,整個噴氣孔是活動的,能夠根據需要變換方向。噴出的氣流方向變了,火箭的飛行方向也就隨著改變。

[我還想知道]

我國有三大航天技術,即一箭多星技術、同步衛星技術和衛星回收技術。

一箭多星技術:“一箭多星”技術就是用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兩顆以上的衛星。

同步衛星技術:在地球赤道平麵上空35800千米的軌道上已有100多顆同步定點人造衛星,它們在通信、導航、電視傳播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我國1984年1月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通信廣播衛星。

衛星回收技術:返回式衛星在返回過程中,大體上要經曆脫離運行軌道、大氣層外自由下降、再入大氣層、著陸等四大階段,技術難度很大,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前蘇聯和中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

射電望遠鏡的作用是捕捉

星體發出的信號嗎?天空中的很多恒星和星係,不僅會發光,還能發射各種無線電信號。20世紀30年代,人類發明了射電望遠鏡。天文學家們用射電望遠鏡捕捉這些信號。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家用射電望遠鏡發現了類星體、脈衝星、星際分子和微波背景輻射。這四大發現,使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又有了一次飛躍。

小型的射電望遠鏡天線是碟型的。它能夠自由旋轉,捕捉來自天空中各個方向的信號。天文學家將好幾個小型射電望遠鏡連在一起,就能使接收望遠鏡不能旋轉,星體經過時,才能收到信號。

[我還想知道]

哈雷彗星是一顆著名的周期性彗星。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於1705年首先確定它的軌道是一個很扁長的橢圓,並準確地預言了它以約76年的周期繞太陽運行。

水和冰是彗星的主要成分,彗星以非常小的塵埃粒子存在著。

人造地球衛星能上天靠運載

火箭使用液氧推進劑嗎?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是地球飛行的環繞速度。人造地球衛星隻有獲得了這個速度才能駛入地球軌道,繞地球飛行。多級火箭能把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我們叫它“運載火箭”。運載火箭使用液氧推進劑,逐級推進、加速,使衛星達到環繞速度,圍繞地球飛行。

現在發射衛星隻需三級火箭就夠了。每級火箭頭尾相接,用串聯或並聯的形式組合成一體。在發射衛星時,三級火箭從地麵垂直起飛,在發動機的強力推動下,火箭飛出地球的大氣層,當達到規定的速度後,就熄滅了。這時火箭已經獲得的能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滑行,在衛星最後加入軌道時,火箭再次點火,使衛星加速達到環繞速度,衛星就會繞地球飛行,成為人造地球衛星。

[我還想知道]

人造地球衛星若不在晚上7~9點之間發射,衛星上天後就不能以最佳的角度接受太陽的能源,衛星也就無法正常工作。所以我國的火箭發射時間總是在晚上7~9點之間。

從月球看日出時,太陽剛露出一個邊,白天就瞬息而至,就好像我們晚上開燈一樣,眨眼間就變黑暗為光明。

多級火箭是為了滿足空間飛行器

的速度才產生的嗎?空間運載火箭的任務是將空中飛行器發射到空中某一區域,這就需要火箭發射的速度很快。而在空中飛行的人造衛星,隻有達到每秒79千米才不會掉向地麵,飛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的人造衛星速度要達到每秒112千米左右。火箭是靠往後噴發出的氣體產生的反作用前進的,氣體噴出的越快,火箭向前的速度越快,這需要攜帶大量燃料,如果再加上地球的引力和空氣的阻力,單級火箭是完不成這個任務的。為了滿足空間飛行器速度隻有用多級火箭。多級火箭是由若幹個單級火箭組成,每個單級火箭組成一級,每級火箭有自己單獨的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並且每一級火箭都在前一級火箭已經達到的速度基礎上開始工作。每級火箭的燃料用盡之後會自動掉下來,最後一級火箭所達到的速度,完全可以把空中飛行器送到太空,我國的火箭發射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我還想知道]

火箭除了用來發射航天器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用途。應用最多的是作戰器,如火箭炮、火箭筒、火箭彈和布雷火箭、照明火箭、幹擾火箭等等。

用火箭炸藥送到冰雹的雲層中爆炸,可以消除冰雹,把催化劑送到降雨雲中,可以人工降雨。

物體摩擦起電是物體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