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末代君主紂王是個貪婪殘暴之人,他整日沉浸在窮奢極欲的生活中,又以極端殘暴的刑罰——“炮烙”之刑對待臣屬。這種行為招來了臣民的不滿和反抗。
此時,商朝西部興起了一支強大的力量——周國,它原為商的屬國,現在卻成了商的對手。在姬發(即後來的周武王)的號召下,周國團結各方勢力,準備對暴君紂王進行討伐。
為了檢驗自己對各方諸侯的號召力,姬發決定進行一次軍事演習。在軍事演習當中,遇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使人們相信周取代商的日子已經到了。
當時,姬發的船行到河中間,突然有條白魚躍出水麵,恰好落在他的船上。姬發俯身把魚撿起來,激動地捧著它祭奠上天。一條魚怎麼會讓姬發如此興奮呢?原來,魚身上有鱗甲,和戰士的甲胄有相通之處,在當時人看來,魚就是軍隊的象征。而商朝以白色為貴,白色代表著商朝的王權,這條白色的魚自願跳到姬發的手中,不恰恰預示著商朝要被周代替麼?可以說,本來的一個巧合,卻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
有人趁機對姬發說:“大王,如今天下大部分諸侯都願意歸附於您,而上天也賜予我們吉祥的征兆,不如我們趁此良機,揮師滅商吧!”姬發聽後感覺一股熱血在胸中激蕩著,但他不愧是一位傑出的領袖,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冷靜地判斷局勢,他知道,商紂王依然還有自己的支持者,他的軍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於是,姬發按下心頭的興奮,大聲說道:“你們都勸我去討伐紂王,但你們不知道現在滅商還不是時候!”
此時的商紂王,依然在酒池肉林之中逍遙快活,根本不知道反抗自己的勢力,已經彙合成了一股洶湧的暗流。紂王的叔父比幹看到整個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不得不前去勸諫:“大王,宮廷裏麵生活奢侈無度,而百姓們卻饑寒交迫,人們敢怒而不敢言,諸侯們已萌生了反叛的想法,如果繼續下去,臣恐怕大亂將至啊!”
紂王是一個迷信武力、剛愎自用的人,他立刻反唇相譏:“我一生征戰,從未打過敗仗,我徒手都可以降服猛獸,誰能夠威脅到我?”
“大王,戰爭的勝負並不是純粹依靠武力的,還要看人心的向背啊!”
紂王一向對自己的辯才非常自負,不料比幹一番慷慨陳詞說得他一時語塞。他心中充滿憤怒,盯著比幹一字一頓地說道:“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不知道您的心是不是這樣。來人呐,給我把比幹的心挖出來,我要看個究竟!”
比幹閉上眼睛,一行清淚滑過臉龐。他前來進諫時就已下了必死的決心,令他悲哀的是,祖宗的社稷即將葬送在紂王這個昏君手中了。
紂王的瘋狂舉動讓自己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姬發認為滅商時機已到,便派人傳令各方諸侯,稱“商紂王有重罪,不可以不進行討伐”。隨後他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鶴壁淇縣)進發。
周國的部隊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深入到離朝歌僅七十裏的牧野(今河南新鄉北部)。紂王聽說後,立刻拚湊起了七十萬人馬,由他親自率領,前往牧野迎戰。但是,人心已經喪失殆盡的紂王根本無法指揮這支軍隊,姬發的大軍剛剛開始進攻,紂王的部隊便紛紛調轉矛頭,向紂王奔襲而來。紂王見狀不妙,狼狽地逃回了朝歌。他深知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於是,隻身躲到鹿台之中,身上掛滿了寶石珠玉,燃起一把熊熊烈火,跳入火堆自殺了。
這場熊熊大火,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以及一個新王朝——周朝的誕生。
【博聞館】
鹿台——紂王自焚之地
鹿台是商紂王所建的宮苑建築,地點就在朝歌城中。紂王建造鹿台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儲備財貨,更重要的是如此輝煌壯麗的宮室,可以滿足他遊獵享樂的欲望。周武王起兵伐紂,商紂王發兵拒之於牧野,由此發生大戰。最終,紂王兵敗逃至鹿台,並自焚於此。出人意料的是紂王自焚之時,居然還不忘從鹿台中搜集財寶帶在身上,真是既可恨又可悲。紂王死後,周武王攻克朝歌,並將鹿台中的全部財寶都發放給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