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永遠有個好心態(1)(1 / 3)

心態有著比能力更神奇的力量,這是經過科學和實踐屢次印證的人生法則。

職場中,有人常常探詢,需要具備什麼才能最終成為職場的成功者?心態決定一切!有了良好的心態,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就一定會有一個良好的結果。

好的心態能彌補能力的不足,壞的心態則會使優勢變成劣勢。

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的未來,它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它會直接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質量。

態度就是競爭力

工作態度就是競爭力。在公司裏,員工與員工之間在競爭智慧和能力的同時,更在競爭心態。一個人能否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固然需要他的能力超越眾人,更需要他的心態比別人更積極。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職業狀況,有的人成為公司裏的核心員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無為,不被人知曉;有些人牢騷滿腹,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而到頭來仍一無是處……眾所周知,除了少數天才,大多數人的稟賦相差無幾。那麼,是什麼在造就我們、改變我們?是“心態”!態度是內心的一種潛在意誌,是個人的能力、意願、想法、價值觀等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外在表現。

有這樣一個故事: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正如這隻蜘蛛啊!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幹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由此可見,同一件事情,同一個物體,不同的人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因此,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希望,這樣的人生才有動力;而這種動力,正是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基礎。

在企業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持有不同的工作心態,有的勤勉進取,有的悠閑自在,有的得過且過。工作態度決定工作成績。

我們不能保證你具有了某種態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們都有著一些良好的態度。

我們可以看看下麵這個企業中存在的這三種人,由於心態不同而導致結局不同。這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兒啟發。

某企業中,有三個員工,分別是瑪麗、史密斯和桑迪。

瑪麗的口頭禪是:“那麼拚命幹什麼?大家不是拿著同樣的薪水嗎?”

瑪麗從來都是按時上下班,按部就班;職責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會主動去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一遇挫折,她最擅長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晉升是少數人的事,大多數人還不是像我一樣原地踏步,這樣有什麼不好?”

史密斯永遠悲觀失望,他似乎總是抱怨他人與環境,認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環境造成的。

他常常自我設限,使自己的無限潛能無法發揮。他其實也是一個有著優秀潛質的人,然而,卻整天生活在負麵情緒當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樂趣。

他總是牢騷滿腹,這種消極情緒會不知不覺地傳染給其他人。

桑迪則又是一種態度。在企業裏,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桑迪忙碌的身影,他熱情地和同事們打著招呼,精神抖擻,積極樂觀,永爭第一。

桑迪總是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是在項目受到挫折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因此,他總能讓希望之火重新點燃。

同事們都喜歡和他接觸,他雖然整天忙忙忙碌碌,但卻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時刻享受工作的樂趣。

一年後,瑪麗仍然做著她的秘書工作,上司對她的評價始終不好不壞。一年一度的大學生應聘熱潮又開始了,上司開始關注起相關的簡曆來,也許,新鮮的血液很快就會補充進來,瑪麗的處境似乎有些不妙。

人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史密斯,去年經濟不景氣,公司裁員,部門經理首先就想到了他。經濟環境不好,公司更需要增加業績、團結一致,史密斯就接到了解聘信……而桑迪還是那麼積極進取,忙碌的身影依然隨處可見,他已經從銷售員的辦公區搬走,這一年,他被提升為銷售經理,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在公司裏,員工與員工之間在競爭智慧與能力的同時,也在競爭心態。

一個人的心態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決定了對待工作他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心態越積極,決心越大,對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從工作中所獲得的回報也就相應地更為理想。

瑪麗、史密斯、桑迪三人,一個麵臨失業的危險,一個已經被解聘,一個得到晉升。這並不是說得到晉升的桑迪比史密斯、瑪麗在智力上更突出,而是不同的工作態度導致的。尤其是在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職位上,大多數人都可以勝任,能為自己的工作表現增加砝碼的也就隻有心態了。這時,心態就是你區別於其他人、使自己變得重要的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