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與人的溝通中,"無聲的交流"即"身體語言",是一種高明的溝通藝術,這種溝通藝術經常頻繁地在不自覺中被運用。如果運用適宜的話,不用話語也能與人進行溝通,而且還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眼神進行溝通
無論我們和誰用什麼方式交流,也不管表達的內容是什麼,我們肯定會對那些用眼神和我們溝通的人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回應。
眼睛是人與人溝通中最清楚、最正確的訊號,因為它是人身的焦點。人們通常所說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她的眼睛會說話"、"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說眼睛對人類行為的巨大作用。與對方保持最直接的溝通,除了語言之外就是眼神。
在傾聽別人說話過程中,一定要運用好自己的眼神。要想使對方知道自己在認真聽取對方的講話,你的眼神與對方的眼神一定要保持好聯係。對方講話時你最好與他的眼神不斷地會合,不要東張西望。隨便看其他東西聽人講話,說話人一定會感到不高興。
理解了對方的意思時,要表現出領會的眼神;渴望得到對方的講解時,要表現出誠懇的眼神;對方說到幽默處,表現出喜悅的眼神;對方出現悲傷時,要表現出同情的眼神等等。耳朵與大腦是語言的接收器,眼睛則是接收後的反應器。聽到別人的信息也置若罔聞、呆若木雞,談話的雙方就無法溝通下去,應該及時接受、及時反應,從而吸引住說話人的注意力。
運用眼神,可以使溝通更為有效。例如,老師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真的會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上課時,如果某個孩子亂講話或隨便做小動作,幹擾其他的孩子聽講,老師可以輕輕地走到他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頭,給他一個製止的眼神,孩子們會立刻來表現得非常好。這樣做,比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麵,對他們進行強行製止好得多了,能使孩子容易接受,也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用眼睛和別人溝通,不僅表明你很自信,同時也表示你對別人很尊敬。當你發表演說時,眼睛要注視著對方,語氣裏要帶有更多的強調成分,加入更多的感情色彩。如果這時你的眼睛看著別處或盯著地板,那就說明你對自己所說的話並不確信,或者你說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事實。例如,當銷售人員的眼睛炯炯有神地向客戶介紹產品時,眼神中透射出的熱情、真誠和執著往往比口頭說明更能讓客戶信服。充滿熱情的眼神,還可以增加客戶對產品的信心以及對這場推銷活動的好感。
眼睛盯著一件東西看,這對有些人來說有點困難。但是,如果你正在努力贏得人們的好感,並且想表示你所說的話很認真,這就顯得很重要了。例如,當你走進老板的辦公室要求他給你提職時,如果你的眼睛緊盯著他,而不是低著頭,那麼他會更認真地考慮你的請求。當你在單位陳述你的一份商業計劃時,如果你用自信的眼神看著周圍的人,那麼大家就會更加信任你並認可你的計劃。
小貼士
上司的眼神
俗話說:"一個目光表達了1000多句話。"眼睛能作為武器來運用,使人膽怯、恐懼。常見的瞳孔語言為,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時,瞳孔縮小,還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睜大眼睛則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懷有極大的興趣,還表明讚同和好感。在職場中,目光中除了能看出上級與下級,權力與依賴的關係外,還能揭示出更多的東西。
上司說話時,不看著你,這是個壞跡象,他想用不重視來懲罰你,說明他不想評價你;上司從上到下看了你一眼,則表明其優勢和支配,還意味著自負;上司久久不眨眼盯著你看,表明他想知道更多情況;上司友好地、坦率地看著你,甚至偶爾眨眨眼睛,則表明他同情你,對你評價比較高或他想鼓勵你,甚至準備請求你原諒他的過錯;上司用銳利的眼光目不轉睛地盯著你,則表明他在顯示自己的權力和優勢;上司隻偶爾看你,並且當他的目光與你相遇後即馬上躲避,這種情形連續發生幾次,表明麵對你,這位上司缺乏自信心。
懂得使用得體的肢體語言
在口頭交流之外,溝通雙方的身體語言交流,也可以互相傳遞很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