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科學探索百科

尋找地下寶藏科學探索百科

尋找地下寶藏海底藏寶有多少

據美國學者對近2000年世界發生沉船事件的統計,世界上大約共有沉船約100萬艘之多。據專家估計,沉船埋在海底的寶藏價值在數百億至數萬億美元之間。大家從以下的資料中可見一斑。

1512年,葡萄牙戰艦“海上花”號在馬六甲海峽北方的蘇門答臘水域觸礁沉沒,該船裝載有20噸黃金以及數以百計的寶箱,估計財寶價值不少於90億美元。

1553年,16艘西班牙大帆船在得克薩斯海域沉沒,船上裝有大量金塊、銀塊、寶石和珠寶,價值高達30億馬克。

1588年,西班牙66艘“無敵艦隊”在對英戰爭中被擊沉,船上裝有大量金銀首飾、藝術品以及金杜卡特,其價值無法估計。

1614年,西班牙“門多薩艦隊”沉沒在尤卡坦半島外海域。船上載有秘魯黃金、玻利維亞白銀和哥倫比亞綠寶石。總價值達15億馬克。

1622年,“我們的阿托查夫人”號帆船,在佛羅裏達群島附近海域沉沒。其價值為3億多美元。

1679年,西班牙“聖克魯斯”號船在威爾士附近海域沉沒,船上裝有220箱黃金和25噸白銀,估計價值為11億馬克。

1683年,法國海盜船“女騙子”號,被一艘英國戰艦的船員強行占領並擊沉。船上裝有海盜多年搶奪的大量金銀珠寶,價值共計457億馬克。

1711年,西班牙大帆船“桑蒂西馬·特裏姆達德”號,在航行中遭遇暴風,沉沒於古巴以西15海裏的海域中,船上裝載寶物價值為741億馬克。

1752年,荷蘭商船“海爾德瑪爾森”號,在南中國海觸礁沉沒,船上裝有約百塊金錠、23萬多件中國青瓷器等,價值連城。

1782年,英國“格羅斯維納”號觸礁,沉沒在南非盧西亞角。船上裝有金塊、錢幣、珠寶和一頂鑲有寶石的王冠,總值約為148億馬克。

1792年,西班牙船“普雷西亞多”號沉沒在烏拉圭沿海。這條船裝有47噸黃金、147噸白銀和一尊金聖母像,總值4億美元。

1799年,英國三桅快戰艦“盧提那”號在荷蘭須得海沉沒。船上裝有金條、錢幣等,估價約為32億馬克。

1857年,英國巴拿馬班輪公司“中美洲”號在卡羅來納海域因遇颶風沉沒。這艘船裝有3噸黃金和其他貴重物品,總值45億~10億美元之間。

1911年,美國貨船“梅裏達”號與一艘汽輪碰撞後,沉在弗吉尼亞海域,該船裝有約值9億馬克的金條。

1945年,日本巨輪“阿波丸”號沉沒在中國內海。船上滿載從中國掠奪的40噸金錠、12噸白金、40箱珍貴工藝品以及幾千噸鈦、鎢、錫等貴重物品,價值連城。海底“巨著”是史前文明嗎

1998年7月的一天,法國職業潛水員昂利·庫斯奎同3位潛水學會的會員,一起潛入地中海摩修奧灣40米深的海底。在海底,他們發現了一個黑乎乎的洞,洞口四周布滿珊瑚。他們小心翼翼地潛入洞穴,艱難地在這1米寬的水下隧道中艱難地探索。

約半個鍾點後,他們來到了一個拱形洞窟,這裏的水深僅及腰際,寬約60米,高2~5米不等,洞壁顏色白、藍交雜。鍾乳、石筍如林,景象十分奇特。

他們手持電筒,沿著堆積方解石的滑溜溜洞底,一步步地向前挪動。突然,他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缺口。從缺口望進去,那裏還有一個洞室,30米高的洞頂俯瞰著一個被岩壁包圍著的小湖。這又是一處絕妙的洞窟。

庫斯奎把電筒放在一塊大石上。燈光照在了洞壁上,在黑暗中他赫然看到了一隻手的圖案,他趕緊把洞內的奇妙圖案一一拍了下來。

兩天後,庫斯奎到照相館去取洗好的照片,才發現圖案上的手不止一隻,而是三隻。他想這很可能是古人留下的傑作,他查考了所有能找到的考古資料,可是卻一無所獲。

庫斯奎等人再次回到海底,這次他們大獲豐收。在洞窟的西壁有一橫排小馬,是用像炭一樣的黑顏料畫的,畫麵上蒙著一層半透明的方解石。洞頂上有一幅巨角黑山羊圖,還有一幅雄鹿圖。東壁上畫著2頭大野牛和更多打手印般的手掌,有的五指不全。還有一個貓頭和三個企鵝圖。有些圖畫顯然是部分或者完全重疊在一起,甚至還有怪異的幾何符號。

庫斯奎把他的發現向法國的考古研究部門作了報告,但是專家們對此都表示懷疑,因為證據隻是一些照片,況且法國東南部從未發現過什麼洞窟壁畫。幸虧史前史研究權威和資深潛水員讓·庫爾丹出來為庫斯奎辯護,庫爾丹曾在卡西斯灣發現過舊石器時代的遺骨、隧石和木炭等,他知道海底有許多洞穴在幾萬年前原是人類的居所,當時地中海的海岸線是在100多米以外,後來才被海水淹沒的。法國海底考古專家讓·克羅德也出麵支持,認為雖然年代久遠,在這一帶尋找舊石器時代克羅馬努人的遺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還是應先派專家去現場勘察,再下結論不遲。

9月19日,庫爾丹等專家隨庫斯奎潛入隧道。眼前的景象讓庫爾丹驚歎不已:這是歐洲考古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我從未見到過這樣一類的景象。壁畫不僅完全像庫斯奎先前所描述的那樣精美,而且這次使用的強力泛光燈還照出先前沒有發覺的壁畫。

經過幾天緊張的鑒定之後,再也沒有人對此表示懷疑了。克羅德完全相信從洞中帶回的資料。他說:“馬、野牛、山羊等壁畫和雕刻全部有著舊石器時代的特征。甚至是按照史前藝術慣例畫出來的。例如,那時候畫的野牛角總是彎曲或半彎曲的,蹄從來不畫出來,腿總是缺掉最後的一截。這一切可以說明它們比著名的拉斯科洞的畫還要早。”

克羅德的初步推斷,不久便得到了實驗室測定結果的支持。測驗由裏昂市全國科學實驗所技師需克埃溫主持,根據探測年法測定,這批畫已有18000多年的曆史了。

18000多年,已遠遠超出人類文明曆史的極限,已變得十分遙遠,科學家還能讀懂這部“洞穴巨著”,還能破解這一史前之謎嗎?

海底城市哪裏來的

1968年,美國範倫博士在巴哈馬群島的北彼密尼島附近水底發現了雄偉的海底城牆,它長達1600米,每塊石頭有16立方米之大。繼而又發現了幾個碼頭、一座翼棧橋,顯然這是一座沉沒的港口,同年,他又在北彼密尼島海底發現一座城市,有街道、車站、城牆等建築物。

1979年,一位波蘭人發表了一組驚人照片,顯示出此處海底城市,其中有許多大理石雕像和種種器皿。有人在馬尾藻海西部靠近美洲大陸的海底發現了長300米,高200米的巨大海底金字塔,它有兩個大洞,海水以驚人的流速從洞中穿出,狂濤洶湧,令人驚歎不已。

在地中海的聖多裏尼島。古代這裏曾產生過高度的文明,在3500年前的一場毀滅性火山爆發中消失了。如今,考古學家們在該島的阿克洛提鎮進行重點發掘,發現了許多精美壁畫,有遠航的船隊、民舍等等。這是否就是大西國人留下的呢?麵對發掘現場,人們不禁發問。

現在,古典曆史學家們無論從人類學的觀點出發,還是從地質學的觀點出發,均不能係統地否認大西國的存在。

有一種理論認為,大西國可能是整個美洲大陸,它正好與北非同小亞細亞相加之和大小相等,而且人們已找到了12萬年以前的象、馬、牛、人類的骨骼化石。

但是,還有另一種理論認為,大西國位於美國佛羅裏達洲亞馬遜河口之間,或是地中海的出口處。

據我國西藏的藏紀記載,公元前956年時,在今天巴哈馬群島、加勒比海以及墨西哥灣所處的地方,有一大片陸地可能沉入了大西洋。曆史沒有說明,當時的西藏人是如何知道發生在地球另一端地殼劇變的。但不管怎麼說,時間完全符合大西國的曆史,地點也完全吻合,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有趣。

海底城市到底是哪裏來的?它究竟是不是古代的大西洲呢?它又為什麼會沉入海底呢?至今沒人能夠回答。難道說,《藏經》之中所記載的曆史都是想像出來的嗎?

韓國海底基地藏寶有何秘密

據傳,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侵略戰爭中從中國、朝鮮等處掠奪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等作為軍費之用,並在韓國的釜山市“赤峙灣”的海底建立了一個秘密的潛水艇基地,把掠奪來的財寶都藏在了這個基地中。據說,這批財寶按幣值計算,要值現在的韓幣好幾兆。這件事在韓國引起了廣泛專注。

1982年1月,消息一傳開,韓國的主要大報用“釜山有日本秘密潛水基地”、“去尋找通往一攫千金倉庫的通道”等大標題,對此大肆渲染,更加在民間掀起尋寶熱潮。

據說,日本第122特攻部隊司令遺留下來4張秘密基地的地圖提到,這裏匿藏著幾百噸金塊,150噸白銀,還有1600顆鑽石,這足夠誘人的。

因為通往基地入口處在韓國部隊的兵營內,百姓是無法進入的。1982年7月,韓國軍方在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決定向民間發放發掘埋藏物許可證。當時公眾對發掘這批金銀財寶持樂觀態度,可是發掘了一年卻一無所獲。

近幾年來,韓國陸軍本部與發掘業者圍繞著發掘許可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現在,經營中小企業的鄭燦泳聲稱,他在第一次發掘許可證有效期一個星期後,在軍營某地下10米深處曾發現了秘密基地的入口處,但軍方不允許他再繼續挖下去。他隻好於1990年3月10日又向“青瓦台”軍部提出申辦發掘許可證的申請。但無人答複,看來這些財寶既便是有,也不知要落入何人之手?又何況財寶的下落尚沒有確定呢。那麼,要看好戲,隻有走著瞧了。

費布斯是最早的海底探寶者嗎

1651年,費布斯出生在美國緬因州的鄉村,他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當過造船工人,也幹過海盜及販賣奴隸的勾當。他想把自學得到的知識有效地用於海底探查。他先製造了一艘小船,自任船長,並作了幾次出海航行。在一次去西印度群島的航行中,他無意中聽說在這一帶海域曾沉沒過裝有很多貨物的西班牙船隻。關於這些沉船並未遺留有確切的記錄,但根據傳聞,在17世紀中葉,裝載有從印加掠奪的財寶的西班牙平底樓帆船在此沉沒。他決心探查這些“巴哈馬附近的黃金船”上的財寶。

費布斯為尋求支持者來到英國,榮幸的獲準拜見國王查爾斯二世,並被允許租借海軍的洛茲·歐市·亞蘭吉號護衛艦作為探查的工作母船。

1683年,費布斯指揮“洛茲”號在古巴島北巴哈馬群島海域對沉船進行調查,由於未發現沉船而決定返回英國,以圖東山再起。雖然這次沒有得到英國皇家方麵的支援,但他找到了另外幾位讚助者,並設法搞到了兩艘200噸的船,配備了特別潛水設備,重新組成了探查隊。這時,費布斯從乘船由西印度群島來的旅客那裏了解到,自1642年就杳無音訊的西班牙船隊中最大的船沉沒在伊斯帕紐拉島海域。於是,探查船重返巴哈馬海域。他讓潛水工人們仔細地調查了目的地海底的礁石和裂縫,結果在1687年發現了一隻覆蓋在珊瑚下麵的黑色船體。

這一船體傾斜的甲板有十幾米長,深度已到當時潛水作業的極限。當時,仍然使用著水麵供氧式潛水設備,長長的呼吸管極大地防礙了潛水員的自由,即使確認了財寶位置,其打撈作業也是十分困難的。為此,在深處利用了潛水球等設備,使作業能夠繼續下來,並且在幾星期以後,成功地打撈上來了金銀條。他們用船裝載著27噸財寶得意洋洋地返回倫敦。

費布斯探寶成功的消息在歐美廣為流傳。費布斯不僅是最早的海底探寶者,其行為還大大刺激了海洋探險熱和冒險精神,同時,使搜尋海底寶物以發財的願望形成一股不斷高漲的風潮。在倫敦,沉船打撈公司為擴大企業的影響,曾經在泰晤士河由潛水員向市民們展示其技術。

蓋特藏寶在哪裏

17世紀末,海盜四起,許多商船在海上被搶。英國女王為使英國的商船隊免遭海盜襲擊,命令海軍將領蓋特率領艦隊前往印度洋護航。這位身經百戰的蓋特根本不把海盜放在眼裏,他隻帶上兩艘快艇在海上遊弋。不料,沒過多久便突然受到海盜船的猛烈攻擊。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蓋特怕回去後被女王殺掉,便獨自一人跳海逃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