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瑪還記得,第一次組裝並使用記憶跳躍機的時候,根本沒有擔心出錯而小心翼翼的餘地。時光機啟動所需的快子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收集,那時候的她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隻能舍棄了肉體,單純帶著記憶回去。或許,真正的布爾瑪永遠停留在了那邊的時空中,而在這裏的,充其量不過是自莫比烏斯環裏落跑了的亡靈。
快子是很早以前就被科學家證明存在的粒子,但是將其成功捕獲並應用到現實,卻是布爾瑪的父親布裏夫斯博士最大的成就。布裏夫斯公式對虛數空間進行了定義,而後通過時軸與空軸的軸向轉換所完成的智慧結晶,便是現在世界上滿大街的便攜膠囊。
將時空比作一張記錄了內容的紙片,紙片麵積代表了長、寬、高、質量、能級等等一係列空軸參數,紙片厚度則意味著諸如幀數、通道之類的時軸參數。當虛數空間中時軸與空軸的軸向轉換達成,將紙片折疊起來這種現象也成為了可能。事實上,紙片上內容沒有變化,有變化的是紙片的存在方式。從規格來說,每一枚便攜膠囊都是一樣的構造,被壓縮在膠囊核心中的素粒子不是物質,而是包含了物質固有信息的時空本身。
回到了「這邊」以後,布爾瑪重新複習了父親的研究記錄,然後發現了自己的一個錯誤。大勝時空論和布裏夫斯時空論並不完全兼容,分歧點的緣由來自於兩者所選取的參照係不同。布裏夫斯時空論並不在乎觀測者,通過相位隔離避免了時空悖論引發的因果律的崩壞。便攜膠囊內放進活物就會導致虛數空間毀壞這一點,就是例證。而大勝時空論根本沒在乎過時間悖論的問題。將那個綠發布爾瑪的時光機圖紙逆向拆解後,布爾瑪得到了答案。那台在大勝時空論基礎上設計出的機器並非是真正的時光機,而是前往未知時空的旅行器。
同理,多次救下了布爾瑪的記憶跳躍機,也不可能是時光機了。分析的結果上,因為隻搜集了很少的快子,所以沒有能夠跳躍到距離原本最近的那個時空去。失敗的穿越體重新被原本的時空捕獲,擾動了原本時空的世界線。
波紋如同潮水一樣緩慢的襲來,無法後退。在此間試圖逃跑的嚐試毫無意義,雖然大概率不會發生任何事。但對於身處其中,絲毫不能動彈的實驗者來說,無異於酷刑。波紋擴散到遠處,隨著漣漪漸漸平息,也抹平了旅行者的足跡。
以快子為介質向時空外部發射的信息,被來自時空的引力子牽引,其路徑仿佛拋物線,重新落回了時空的地坪。
脫離地球所需的第一速度,脫離太陽所需的第三速度,脫離銀河所需的第五速度,脫離星團所需的第七速度。那麼脫離時空需要多高的速度?
布爾瑪右手中指劃過屏幕,很快在一個月前的信息列表裏找到了她所期望的結果。
『信息發送時間:AGE750.02.03.22.09』
『正文:這是一切的開始。』
『信息接收時間:AGE750.01.15.07.15』
此時此刻她手腕上的陀飛輪正是2月3日22點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