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誰都希望生活得快快樂樂,快樂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擁有快樂的心情會感到活著是美好的,但隻有理解了快樂的真諦,才可能擁有真正快樂的人生。快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是一種清澈美妙的內心感受。真正的快樂是生命本性的自然流露,來源於自己精神的內部,取決於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你也許會情緒低落,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平。這時,也許你並不知道,趕走快樂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你自己。其實,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讓快樂遠離你。快樂就像眨眼睛,你想做就能做到。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這就是說:仁義一點都不遠,我想行仁義,仁義就來了。快樂也是如此,隻要你想快樂,快樂就來了。快樂是真實的,是內發的,除非獲得你的允許,沒有人能夠令你苦惱。隻要願意,你可以隨時將心靈的視窗調整到快樂頻道。不快樂的人遇事總是拚命往壞的一麵想,自找煩惱,死鑽牛角尖,不問自己得到了什麼,隻看自己失去了多少,結果情況越來越糟糕,心情越來越低落。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壞的一麵和好的一麵,如果選擇從積極的方麵看問題,那麼就會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心情。天上有隻鳥在飛。一位正在上班途中的小夥子歎氣道:它真苦,四處飛翔為覓一口食。另一位倚窗懷春的少女也正好在看這隻鳥,她歎氣說:它真幸福,有一對美麗的翅膀。麵對同一種境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情、見解。滿懷希望,你就會有一種振奮的感覺;失意悲觀,你就會有一種痛苦或失落的感歎。我們的心情,常常取決於我們的思想狀態。愛默生說:“一個人就是他每天所想的那些——他不能夠是別的樣子!”曾經統治羅馬帝國的偉大哲學家馬爾卡斯·阿流士把這個道理總結成一句話:“生活是由思想塑造的。”思想本身,以及怎樣運用思想,能把地獄造成天堂,也能把天堂變成地獄。一個人因發生的事情所受到的傷害,比不上因他對發生事情所擁有的偏見來得深。掌控你心靈的,不是別人,也不是你所遇到的事,而是你自己。你必須掌握好自己的心舵,來支配自己的命運。也隻有你自己,才能讓自己真正快樂。快樂是一種心理狀態,同時,也是一種技巧。和其他操作技能不同的是,它通過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有效利用快樂這種循環往複生生不息的資源,通過積極的思想和行為去麵對和解決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取新的快樂。也許你會說:“我想快樂,可是卻快樂不起來。”別急!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掌握快樂的技巧。而本書要告訴你的,正是一係列調整思想、改變行為、獲得持久快樂的技巧。看完此書,相信你將會豁然開朗,從而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正確地為人處事,快樂地工作、生活,順利地實現人生的願望,成為一個人人羨慕的快樂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