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千紅一窟〔2〕(2 / 2)

酒釀清蒸鴨子原文摘錄說著,隻見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個盒子來。小燕接著揭開,裏麵是一碗蝦丸雞皮湯,又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醃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鬆瓤卷酥,並一大碗熱騰騰碧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第六十二回)考證分析酒釀,即江南人所謂酒娘。《調鼎集白酒娘》中說:“白糯米一鬥,夏日用冷水淘,浸過夜,次日撈起蒸熟,不要傾出,用冷水淋入甑內至微溫為度,傾扁缸攤涼。用白酒『藥』三粒,搗碎如粉,拌飯鋪平,飯中開一鍋『穴』,再用碎白『藥』一粒。糝勻窩『穴』四周。其缸用包袱蓋好。三日,其窩有酒,即成酒娘。”清蒸,指不加其它配料,不用濃重調味品,以主料略加調味蒸製而成。凡清蒸菜,都特別講究原料之新鮮。

油鹽炒枸杞芽兒原文摘錄柳家的忙道:“……連前兒三姑娘和寶姑娘偶然商議了要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來,現打發個姐兒拿著五百錢來給我,我倒笑起來了……(第六十一回)考證分析枸杞菜,即枸杞的嫩芽莖。茄類,落葉小灌木。莖叢生,有短刺,葉卵狀,披針形,春夏季開淡紫『色』花,漿果卵圓形,紅『色』。嫩莖、葉可作蔬菜。《茹草編》中說:“枸杞頭:昨有道士揖餘言,厥惟靈卉可永年。紫芝瑤草不足貴,丘中枸杞生芊芊。摘以瑩玉無瑕之手,濯以懸流瀑布之泉,但能細嚼辨深味,何以勾漏求神仙?村人呼為甜菜頭,春夏采嫩頭,湯焯,鹽醢拌食。”《遵生八箋》中說:“枸杞頭:枸杞子嫩葉及苗頭采取如上食法,可用以煮粥更妙。四時惟冬食子。”枸杞芽、枸杞子,乾隆時為宮中後妃所食之物,大觀園姑娘們亦食之。

豆腐皮的包子原文摘錄寶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因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裏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嫂子說了,隻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第八回)考證分析豆腐皮,一名豆腐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搗碎,濾去滓,煎成,以鹽鹵汁或山礬汁、或酸漿醋澱,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鹹、酸、辛之物,皆可收斂耳。其麵上凝結者,揭取晾幹,名豆腐皮。”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數種做法,一為豆腐皮包裹餡心,如紙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籠蒸之;一為用豆腐皮裁成小片,包餡成兜子,以麻線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線。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調味品為餡,包麵皮,蒸熟。看名稱“豆腐皮包子”,似為前者而非後者。豆腐皮包子清代亦為貢品,清宮禦膳檔案中有此物野雞瓜子原文摘錄《紅樓夢》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中寫雪後李紈、寶玉等約新到的邢岫煙、薛寶琴、李紋、李綺等人於次日在蘆雪亭聚會作詩。次日早,寶山因『性』急,隻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子忙忙地吃完了。賈母說:我知道你們今兒又有情,連飯也不願吃了。

野雞瓜子,類似炒雞丁一類的下飯菜。清代《調鼎集》有雲:野雞瓜:去皮骨切丁配醬瓜、冬筍、瓜仁、生薑各丁、菜油、甜醬或加大椒炒。這說明野雞瓜子這道菜在清代已很普遍,成為侯門公府的家常菜了。

考證分析野雞瓜子野雞屬雞類,氣味酸,微寒,無毒,功能補中益氣,可主五髒氣喘野雞瓜子以野雞為主,配以醬瓜、青紅椒,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成菜顏『色』金黃,口感鮮、香、脆嫩。

等等。

共十二道菜。都是《紅樓夢》中描寫過的菜肴。[]官路多嬌236

如此美妙的菜肴係列,為何稱之“千紅一窟”?

“給我上一道鴿子蛋吧!”秦偉東道。

“老板請稍等。”老『婦』人離了開去。

一個偏僻山鄉的小餐館,竟能做出《紅樓夢》中的一係列菜,真是令人好生佩服!

這家小餐館的主人,必有不同凡響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