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榮就笑了。
還是秦偉東了解他的心思。
麵對著這種難以施展的困境,李光榮絕不可能當真束手無策,坐以待斃。任何人,能夠走到他今天這個位置上,都會有兩把刷子。
“偉東,說說吧,看咱們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
李光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望向秦偉東的眼神之中,帶著鼓勵和希冀之色。
秦偉東笑道:“好,那我就班門弄斧了。”
李光榮笑著搖頭,意即秦偉東不必客氣。
“市長,據我了解,目前我們全市,缺乏一個發展的總綱。五年規劃我們是有的,不過請恕我直言,那隻是停留在紙麵上的東西,人大會一開完,就束之高閣,沒人去理會了。”
國家有五年規劃,各省市區縣,也就各自都製定了五年規劃,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做一個總括式的綱領性文件。這些地方上的五年規劃,到底有多少落在實處,秦偉東比任何人都清楚。
李光榮當初在西部一個市擔任市長之時,對待工作可謂非常認真,一些大舉措推出之前,都要進行周密的籌劃,反複驗證。饒是如此,也經常會有意外發生,並不能完全按照當初的規劃進行。因為我們全國,此時此刻都處於一個飛速變更的時代。不要說五年規劃,就算是一年規劃,都不一定要完全落到實處。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領導一句話”。
金都市剛換了書記市長,以前的五年規劃,更加不會有人去遵照執行。
“目前咱們市裏,重複建設的情況很嚴重。比如江北的幾個區縣,麥草資源比較豐富,這幾年就在爭先恐後的上造紙項目,你追我趕的,完全是無序競爭。而市中心的幾個區,都在打造大規模的商業小區,相互攀比,不管效益,隻顧拚命的爭項目,爭資金。反正隻要有項目,有資金就有利可圖。至於這些項目是不是能夠完全建起來,建起來之後是不是能夠發揮應有的功效,我看誰都心裏沒譜。再這樣搞下去,會把全市的財政都拖垮。”
秦偉東的神情,漸漸變得嚴肅起來。
李光榮接著說道:“所以,要抓典型。要找一兩個鬧得特別不像話的項目開刀。”
秦偉東微微頷首。
實話說,秦偉東其實並不喜歡這種方式。就事論事,這個屬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城市的管理和建設,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進行全麵周密的規劃,然後堅定不移地按照規劃去做,經過五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努力,才能見到成效。但國內官場的現狀,注定了這隻能是停留在腦海裏的一種理想狀態。
“流官製”是造成急功近利,短平快項目不斷湧現的根源所在。
而現在,城市建設又摻雜進了官場鬥爭的因素,就更加複雜。在官員眼裏,城市建設壓根就和官場鬥爭不在一個層次之上。隻要能夠打敗對手,獲取權力,城市建設的很多方麵,都是可以放棄可以犧牲的。
但反感歸反感,事到臨頭,秦偉東也隻能照此行事。
這是現階段,他所能采取的最有效的辦法。
在現行體製之下,與其讓別人掌握權力,還不如讓自己獲得更大的話語權。不管怎麼說,秦偉東會比大多數官員都更加重視民生建設。
“市長,我有個建議。我認為,可以從造紙企業的整頓入手。上級環保部門,早就已經給我們省下了整改通知,隻是大家都在敷衍了事。但我覺得,這事,遲早得辦,不可能無休止地拖延下去。環境保護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格。我們是省會,那就給全省帶個好頭,做個榜樣吧。”
秦偉東鄭重地說道。
李光榮略略一驚,沒有馬上點頭,說道:“偉東,拿造紙企業開刀,恐怕不大合適吧?合子紙業可正在加緊施工建設。”
你白雲區引進了全市最大的造紙廠,卻要求整頓造紙業,把江北幾個區縣的造紙廠都關掉,豈不是太霸道了?叫江北幾個區縣的頭頭腦腦們,如何服氣?還不得立馬就吵翻天了!
這可是典型的授人以柄啊。
秦偉東篤定地說道:“不要緊。合子紙業會有完整的環保措施,不達到環保的標準,絕不會正式開工。江北的造紙廠,隻要能達到這個要求,他們也可以繼續辦下去。”
李光榮疑惑地說道:“偉東,我記得好像與合子紙業簽訂的合同之中,並沒有加進去這個方麵的要求吧?清水會答應嗎?”
秦偉東微微一笑,說道:“會的。雖然合同之中是沒有專門提到環保的問題,但有一句話卻是寫了的,那就是必須遵守我們國家的法律法規。這個東西,就已經包括了環保問題。”
李光榮有點將信將疑,不過卻沒有繼續質疑下去。
對秦偉東的能耐,李光榮還是很有信心的,絕不會無緣無故的在他李光榮麵前“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