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井的井蓋雖然不大,但重量可不輕,當掀動它時,的確會產生不小的振動聲響,難道就是這振動產生的聲響影響到了天氣變化嗎?”關於這個聲波振動,在天文學界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學說,就是蝴蝶效應,打個比方來說,就是在亞馬孫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振動幾下翅膀就引起了它周圍空氣的變化,繼而引起了熱帶氣旋,最後在某國東海岸引起了颶風。雖然這隻是個推理出的假象學說,但還是有它的科學道理。
為了證實掀動井蓋的振動與下雨有關,我們找到了兩個鐵盆,邊敲邊喊,心想這下得下一場大雨了,可沒承想敲了半天,也不見任何動靜,最終也沒能把雨敲下來。
掀開井蓋時產生的聲響,遠沒有敲打鐵盆的動靜大,看來振動一說並不是開蓋下雨的真正原因,那麼甘露井開蓋下雨的怪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吳縣大儒王安真:“我個人認為,應該跟我們山上的氣候有很大的關係。我就是橫江山當地的人,那一帶天氣比較冷,空氣比較潮濕,那個井裏麵空氣就更冷一點,溫度更低一點,如果你現在去把那個井蓋揭開,人手伸下去以後,裏麵感覺到涼涼的,長期在裏麵呆著,如果你要放到30分鍾的話,這個關節感到涼颼颼的。關在裏麵的時間長了,空氣的濕度很大,溫度很低,特別是天氣很熱的時候,一旦揭開,裏麵的冷空氣出來,濕空氣一出來以後,與熱空氣一接觸馬上就形成雨。”
空氣遇冷凝結成小雨滴,這種解釋聽起來似乎蠻合理的,那麼這會是甘露井揭蓋下雨的真實原因嗎?對此,大家黃開認為這種說法可能是不對的,因為井裏的溫度比外麵低,水汽不會上升,因為溫度低,隻能下沉,隻有暖的空氣才會上升,按道理這個井蓋揭開後,不可能形成降水。
陳師認為:橫江山這個地方,地理位置是處於降水概率非常大的地方,降水非常充沛,應該經常都是雲霧繚繞,而且從它的小地形來看,剛好也是有雲霧繚繞的地方。這個地方降水概率非常大,以我個人的理解,這個降水和揭井蓋沒有必然的聯係。因為老是揭井蓋以後,可能或早或晚的時候,就有降水發生,我個人認為這是種巧合。
綜觀橫江山發現,這裏的環境確實十分潮濕,到處都是苔蘚,在橫江山甘露井附近,這裏更是長年雨水不斷,雨量豐沛,局部氣象一直保持在一種即將要下雨的狀態之中。
看來由於地理環境的獨特原因,形成了橫江山地區多雨濕潤的獨特氣候,隻是謎團揭開,神秘蕩然無存之後,那些祖祖輩輩深信著揭開井蓋就能下雨的村民們,未免也隻有回味暢想著那口古井呼風喚雨的神力了。古井從此不再神奇,但那些古樸的傳說仍會在揭開井蓋的瞬間,讓人們盡情地享受著那自然界中的神奇之作。
古井另外還有一塊碑刻記載,古井原名“四方泉”。該井泉水神奇,能預兆旱澇,每當附近的長江漲水,井內就會發生巨響,隨後泉水下落丈餘,但一下子又恢複原樣。而在晴朗的早晨,如果在太陽的照射下井口映出彩虹,則預兆本地當年民泰年豐。附近村民偶遇小疾,隻要打點井水喝就能痊愈。碑刻稱,雖然秦時溫泉和漢時醴泉皆是當時名泉,但都不如該泉靈驗,後人因此為其加上一個“靈”字,井名改稱“四方靈泉”。因這口古井名氣日大,清道光年間,當地名流鄉紳集資從外地購回上等料石圈建古井並建築牌坊。陳師對此考察,並無實證。
陳師某年某月某日。
所謂陳師,就是清朝時期在科考選拔中過狀元的大學問家。
井內無水,為何如此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