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後,從民間選了很多青年才俊到朝廷做官。這些青年中,有一個名叫解縉的,從小就很聰明,過目不忘,出口成章,被人們稱為“神童”。解縉做官之後,經常跟隨在朱元璋旁邊,幫他起草和整理文件。朱元璋很欣賞解縉,也時常和他開玩笑。

有一次,朱元璋帶著解縉在禦花園裏散步。湖上波光粼粼,岸上綠草茵茵,春風吹來,柳枝起舞,令人心曠神怡。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天,不知不覺走到了漢白玉石拱橋上。朱元璋走在前麵,解縉緊跟其後。上了六七級台階後,朱元璋眼珠子一轉:嘿,有了,考考這小子。於是他回頭問解縉:“解縉,朕沿著台階往上走,應該怎麼講啊?”

解縉應聲答道:“萬歲,這叫‘一步更比一步高’。”

“哈哈,不錯,不錯。”朱元璋一聽,心裏特別美,解縉是希望朕將來比現在更好啊。

兩人沿著石橋的階梯繼續往前走,過了拱橋的橋頂,還有六七級台階就要下橋了,朱元璋突然停住了:對了,剛才上橋,他說“一步更比一步高”,那麼,下橋他能說什麼呢?再難為難為他。於是他又笑著對解縉說:“解縉,朕現在往下走,該怎麼說呢?”

“萬歲,請您扭回頭來看一下,這叫‘後邊更比前邊高’。”解縉低頭回答。

朱元璋扭頭一看,可不是嗎?自己都快走下橋了,身後台階肯定比眼前的幾級台階高啊,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難不住他。

兩人對視一笑,繼續往前走。解縉心裏不免有些得意,興高采烈地觀賞著禦花園的風景;朱元璋反倒沒心思觀景了,他一心想著再怎麼難為一下解縉。他摸摸胡子,拍拍解縉的肩膀,又發話了:“解縉,昨日後宮中有個貴妃生產,你來作首詩吧。”

“君王昨夜降金龍。”解縉立刻答道。他想萬歲喜得貴子,肯定會很高興的。

“可惜是個女兒。”朱元璋一臉惋惜地說道。

“化作嫦娥下九重。”解縉趕緊補上一句。生了公主也好,像月宮裏麵的嫦娥一樣美麗。

“可惜,生下兩個時辰就夭折了。”

解縉嚇了一跳,略一思索,接上了下句:“料是凡間留不住。”是啊,公主是月宮嫦娥,肯定不喜歡待在凡間啊。不過,他由於緊張,額頭上布滿了細細的汗珠。

朱元璋一聽,嗬,居然給接上了,不過沒關係,一首詩四句,還差一句呢。他裝模作樣地歎了口氣:“可惜被貴妃給送到禦花園的湖中去了。”

“貴體安居水晶宮。”解縉一口氣接上。嫦娥既然到了凡間,回不到月宮,就到水晶宮待著吧,好歹也是神仙待的地方啊。

朱元璋一聽,禁不住誇讚道:“好啊!好個解縉,好個神童,滴水不漏,文思敏捷,名不虛傳,名不虛傳啊!朕算是見識了。不過剛才朕是逗你玩呢。”

“逗我玩?萬歲,您……我還以為公主真的……”解縉擦著額頭上的汗珠,說不出話來。

“哦?伶牙俐齒的解大學士也結巴了?哈哈哈哈!”朱元璋一看解縉緊張的樣子,大笑起來。

【博聞館】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明代永樂皇帝命令解縉等大臣和許多讀書人合力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全書共11095冊,22937卷,約有37億字,彙集了將近8000種古代典籍。類書就像現在的百科全書,就是把好多資料分門別類地抄錄在一起,人們需要查閱的時候,先按照讀音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字,在這個字後麵會出現很多和這個字相關的詞語,每個詞語下麵都有詳細的資料供我們閱讀。《永樂大典》規模很大,所以沒有條件大量印刷供人們閱讀,隻有皇帝下令抄錄的兩部全本,一直藏在皇宮裏麵。在後來的幾百年間,經過戰爭、火災、偷盜等不斷破壞,這部典籍逐漸流散到世界各地,現在保存下來的隻有400多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