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楚國邊境一座小城的集市就已經很熱鬧了,到處是討價還價的聲音。一個獵人帶著剛從山上打來的獵物,站在路口擺攤叫賣。
一個衣著華美的中年人快步朝他走來,仔細打量著地上的一大堆獵物,一驚一乍地叫起來:“太好啦,果然有鹿!”
獵人聽他的口音,不像是楚國人,便懶懶地說:“是啊,兩個銅幣一頭鹿,買嗎?”
這人掏出嘩啦啦作響的錢袋子,抓出幾個銅幣,塞到獵人手裏,說:“我是從齊國來做買賣的。我們國君特別喜歡鹿,但是隻有貴國有鹿,我們隻好來這裏買啦。你要是能抓住活鹿賣給我,每頭鹿,我給你五個銅幣怎麼樣?我也不要你的這頭死鹿,錢你就拿著當定金吧,明天還在這兒見。”
獵人瞪大了眼睛,半信半疑地點了點頭。第二天,他把用陷阱捕到的兩隻小鹿牽到集市上。等了一陣子,那個齊國人果然出現了,二話不說,付了十個銅幣,牽著鹿喜滋滋地走了。
獵人回家後,忍不住跟一起打獵的同伴說起這事。同伴說,自己前兩天也遇到了這樣的齊國商人,那人一買就是五頭呢。
一傳十,十傳百,這件事快速傳開了。楚國人發現:似乎到處都有齊國商人在高價買鹿。
沒過多久,楚國全國的獵人都進山捉鹿。楚國商人見有利可圖,也紛紛加緊購鹿,不做其他生意了。鹿起初是五枚銅幣一頭,過了十幾天,被楚國商人加價為八枚銅幣一頭。
齊國商人好像一點也不在乎錢,有多少買多少。有些人在“搶”鹿的時候還打了起來,爭著出高價,非買到手不可。
鹿的價錢一天比一天高,最後竟然達到了四十枚銅幣一頭。
天下真有這麼好賺的錢?楚國的農民紛紛放下農具,拿起繩索奔往深山去捕鹿;楚國的官兵也無心訓練,甚至有人將兵器換成獵具,偷偷去抓鹿。
楚國的君臣聽說此事,高興極了,認為齊國國君玩物喪誌,再這麼下去,齊國將要元氣大傷,在諸侯國中的霸主地位就保不住了,那時拿下齊國,豈不是易如反掌?於是在宮中大擺宴席,等著齊國徹底完蛋。
一年後,楚國人手裏的銅幣堆得像小山,然而人們忙於賣鹿,無心耕種,田地都荒蕪了,楚國嚴重缺糧,隻能去其他諸侯國買。
但是,各諸侯國都接到了齊國的命令:不許賣糧給楚國人!楚國人有大把的錢卻花不出去。
楚王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可就在這時,齊國國君齊桓公集合諸侯的軍隊,浩浩蕩蕩,逼近楚國邊境,大有席卷之勢。沒有糧草供應,再加上本來就缺少訓練,楚軍人黃馬瘦,根本沒有勝算。楚王無可奈何,派大臣求和,保證聽從齊國的號令。
楚王君臣做夢也想不到:這“高價買鹿”,是齊國相國管仲的計策。
當時,強大的齊國已經征服了許多諸侯國,但實力雄厚的楚國並不買齊國的賬。齊國的將軍們紛紛請戰,要求帶兵打敗楚國,讓楚國臣服。相國管仲連連搖頭,說:“齊楚實力相當,萬一打起仗來,我方會用光糧草,而且齊楚兩國都要生靈塗炭。”他說服將軍們之後,讓一百個商人去楚國高價買鹿,並大肆宣揚“齊君好鹿”;同時,大量采購楚國的糧食,運到齊國。不出管仲所料,楚國人中計了。
管仲不動一刀,不殺一人,就讓強大的對手服服帖帖。
【博聞館】
“音樂家”管仲
發動“經濟戰爭”打敗楚國的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不過也許你並不知道,他在音樂方麵也很有才華,並且能隨心所欲地運用音樂。
管仲曾經輔佐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的哥哥公子糾,在魯國落腳。公子小白當上國君後,要求魯國國君魯莊公殺掉公子糾,把管仲押回齊國。魯莊公按他的要求做了。
管仲走了不久,有個魯國大臣覺得把這樣的人才送回齊國,會對魯國不利,便說服魯莊公派出追兵,殺掉管仲再說。
管仲猜到了魯國君臣的想法,內心十分焦急。於是,他對押解囚車的差人提議:“你們趕路辛苦,不如這樣:我給你們唱首歌,你們給我和聲。”說完,他現場編了一首歌,高唱起來:“黃色的天鵝啊,關在籠中,不飛不叫,天那麼高,地那麼廣,不得自由,引頸長號!黃色的天鵝啊,淩空展翅,那麼驕傲!一朝破籠,直衝雲霄!”歌的節奏很適合人的步伐,差人們跟著唱了起來,精神振奮,速度加快,一天竟趕了兩天的路,很快把管仲押送到齊國境內。魯莊公的追兵最後撲了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