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中秋,肅殺之氣填塞天地之間,雖偶有溫暖之意,但過後涼意卻成了這個世界的主調。
仁瓶縣,城東南,楚家村。
村的東頭一處比較貧薄的人家一戶窗開了一扇,淡金的晨曦在斑駁陸離的窗口之上灑下了一絲溫暖,窗內,讀書聲朗朗不絕,雖有些稚嫩,但是卻有久久不停歇的精氣神兒。
一片赤紅的楓葉在空中打了個旋兒,落在了窗台之上,讀書聲戛然而止。
一名身子單薄的少年走到了窗前,看著窗前的那株從小的時候就已經在記憶裏的楓樹,微微苦笑。
這個世界,當一位道祖一氣化三清之後就有了三位道君傳承,從此天地之間就有了道法總綱,之後五位天帝以總綱為繼,立道庭典籍流傳於世,七位古神又字字珠璣的給了天地法章七道,後來的九位聖人的頂天立地為道庭立了九宗神法,隨後天下十一位賢人問道天地的證法規則,百萬年來這才有了一道三經五典七章九法十一問流傳於世,這些經意窮天地萬物之本源,以道為宗,以法為極,陰陽協調,銜接天地萬物,以此統治朗朗乾坤。
楚懷楠伸手接了另一片落下來的楓葉,看著捏著的那抹紅,他在這個世界生活了一十五載有餘,當然知道那些對普通人遙不可及的道在這裏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地球上的法律是約束那個世界的本源,那麼這個世界的道法和所謂的法律一個性質,隻不過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不止生死,還有長生,甚至還有永恒。
這一生是他楚懷楠的第三世,在他的記憶中卻是如此,第一世是他的本世,那個世界叫做地球,第二世是他第一次穿越的二世,那個世界叫做神州,是個飛劍仙流的世界,第三世就是現在,這個世界叫做靈墟界。
這個世界以一道三經五典七章九法十一問為科舉內容,主要以道法為立身之本,熟讀道法經典,開啟靈智,修築道性,積蓄道力,然後循序漸進,經白生試、書生試、童生試、茂才試、舉人試、貢生試、進士試七場,最後鯉魚躍龍門,成就天子門生。
自道庭誕生以來,天下雖以道為根基,但不限門類,曾經出現過百家爭鳴問鼎的盛景,這些不同學說雖和本源說法不同,但也屬於道學,是以以道脈命名。
所謂的道性則是靈性,有了道性才有了根基,有了根基才有了窺道的門徑,入門徑可登天梯,不管是成為白生,還是成就進士,都要以道脈為根本,不然盡管有無上道法在前,也隻能視為無字天書,無法顯神成聖,七場考試就是七個階梯,按部就班而來既可,這就是道庭給天下臣民設定的門檻兒,有的人可進,有的人卻隻能成為平頭百姓不可入內。
“再過十多日就是村裏白生試了。”
楚懷楠閉上了雙眼,低聲道。
白生雖是最低級考試,但是卻是將普通人和有道性的人分開的最大的門檻兒,入得了就能夠成為讀書人,成為了讀書人就可以覽閱各種道家典籍,從而有機會參加書生試,成為書生,然後依次考取功名,不成白生以後就讀不得道法典籍,從此成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在成家立業和生老病死中度過一生,猶若螻蟻,不僅左右不了生死,也得不到所謂的長生。
白生之前,每個人都可以閱讀經典,不過卻是含義最淺顯的道家典籍,就如地球上的《三字經》,以此來激發是否擁有靈性,有的則可稱為白生,沒有隻能成為白丁,白丁者,乃百姓爾。
白生之後就有修煉道法的資格,不然違禁者殺無赦,其實成不了白生,即使有高深的刀法典籍,看了也是白看,體內沒有道性,產生不了共鳴,隻能是死物,盡管有高人甘心指點,到頭來不僅什麼也得不到,反而累了那位高人得到道庭的天罰,從此魂飛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