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激烈辯論(1 / 2)

鬼子從來就是極具冒險精神的。

古田鈴木獲得了微冷集團董事團的集體支持,而且把古田鈴木的投資計劃視為戰略性發展的投資大計,讓桑田家族惶惶不可終日,有種末日來臨的感覺。

桑田家族不是沒想著反抗,可他們在微冷集團麵前,就是一個渣,桑田家族要依附微冷集團,隻要微冷集團動動手指頭,就能夠讓桑田家族萬劫不複。

所以,桑田家族不敢挑戰微冷集團的重大決議。為了家族,他們隻能進行危急公關,根本就不敢對古田鈴木有什麼想法。

可看到了林源在華夏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桑田家族忽然發現,古田鈴木沒那麼可怕了,甚至微冷集團對桑田家族,都沒有那麼大的威懾了。

華夏那是什麼地方?天朝啊!鬼子可以在天朝四麵楚歌的時候欺壓掠奪一下,別的時候,分分鍾能讓你知道什麼事天朝大邦。

曆史上日本一直就是華夏的學生和最死忠的粉絲,直到近現代,日本因為汲取了西方的發展經驗而崛起。

當日本洋洋自得以自身的快速發展俯瞰華夏時,他們驚訝發現,老師終歸是老師,你大爺終歸是你大爺。

還沒等日本人沉浸在領先華夏的喜悅中好好陶醉一下的時候,華夏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赫然走過了西方幾百年的曆史路程。

日本引以為豪的電子產品,在華夏本土崛起的同類產業輪番衝擊猛攻之下,傳統的世界級別的品牌,被華夏電子產業給揍得滿地找牙,基本上銷聲匿跡了。

然後,就是各個領域的淪喪,從日常用品產業,到各個高科技產業,華夏基本上就是一條龍的策略。

山寨,模仿,創新,造出比你好的產品之後,就是大肆壓低價格,走我自己的路,讓你無路可走。

真正有遠見的日本人,是知道華夏不可抗拒的。誠然,現在的日本還是在科技方麵領先華夏。可是這種領先能維持多久呢?華夏可是不到四十年就把日本給追成這樣,誰知道再過三十年,甚至是二十年,華夏和日本是什麼樣子。

政客可以叫囂,憤青可以怒噴。但有見識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商人,絕對恪守一個真理,那就是在華夏市場打開,才有在世界上的一席之地。

在華夏沒有巨額投資企業,還好意思說是世界企業的巨擎麼?

日本企業對於華夏的研究,可謂頗為透徹。他們發現,華夏最大的特點就是上麵的政令一下,下麵馬上就無條件執行。

執行命令,本來是日本人的一個顯著特點,但國家政體因為受了西方的影響,國家機構的政令,根本就無法做到跟華夏一樣的效率。

因此,日本商人對於華夏國家層麵的政策,尤其是可能涉及到商業層麵的政策,是非常敏感的。

華夏執行政令的效率,世界範圍內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包括歐美國家在內大多數的國家精英們所羨慕的。華夏建個上百億的項目,會很快拍板上馬。而別的國家,光是在嘴炮當中,就要浪費幾年的時間。甚至因為爭論,項目會胎死腹中。

林源主持的杏林會,背後國家隊的身影太明顯了。古田鈴木正是因為抓住了這個特點,才被微冷集團視為最具戰略意義的投資。

隻不過,古田鈴木好像是忽略了重點,這種由民間過渡到國家層麵的政策,最重要的人物是林源。

想著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林源絕對是不可逾越的。

一時間,桑田家族甚至喜出望外,他們看到了翻盤的希望。古田鈴木不再是不可動搖的,相反的,古田鈴木的投資計劃,真的有可能像林源所說的,被桑田家族據為己有!

桑田家族馬上聯係桑田太郎,告訴他一切由他全權處理,跟林源合作。

林源這個時候正在和白貴文侯繼成在一起,薑明輝趙繼武幾個,在南陽已經投了巨資,已經抽不出資金了,侯繼成身後的侯家,還有白貴文身後的白家,那可是有資本跟王子騰和古田鈴木掰掰手腕的。

侯繼成和林源,在燕京學習的時候關係就不錯,一起也呆了一段時間。對於林源提出來的投資計劃,馬上表示讚同,侯家本來就想和林源接近,占據一點南陽資源,有具體的投資計劃,為什麼不投呢?

相比之下,白貴文則是有些尷尬。現在他雖然是白家鐵定的接班人了,但白家的大部分權力,還是集中在他爸爸白崇仕的手裏。

林源所提出的投資額度,是十億,就算是和侯家聯手對分,那也是五億的資金,這麼多錢,不經過白崇仕那是絕對不行的。

而且,就算是白崇仕同意,也要說服白家的其他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