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被搞得雲裏霧裏的,真的搞不明白,怎麼會出來這麼一位。一時間,林源甚至出現了點錯覺,感覺這不是在日本,而是在華夏某個不開化的小地方。
要知道,日本的文化當中,跟華夏相似的地方太多。隻不過日本保留華夏的傳統更完善一些。
類似於這種砸場子的事情,日本跟華夏一樣,都會有同行之間鬥法的事情發生。隻不過,日本比較按照規矩來。
在這個行業內,我看你不爽,那好,約定時間,叫上大批的公證人,然後用本行業的規矩挑戰,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有點類似於華夏春秋時候的打仗。
像這位這樣一個人在別人開業的時候大放厥詞,還真的不多見。
林源打量一下這人,淡笑道:“是不是招搖撞騙,咱們先放一邊,我就是好奇,你想怎麼管我?要知道,現在是法治社會,該有的法律文件正氣堂都有,渡邊一木更是有行醫資格,你憑什麼管?”
“我叫鬼塚輝隆,聽說過這個名字麼?”那人冷冷說道。
林源有些詫異,在日本人生地不熟的,別說是鬼塚輝隆了,就是日本的一些名門望族,林源都未必全知道姓氏。
一旁的麻生柳聽到,臉色變了一下,悄聲對林源說道:“前輩,這是日本有名的中醫流高手,鬼塚家族,在日本的中醫界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原來是同行啊,林源心中忽然有種很複雜的感覺。
有時候,同行是冤家這句話,真是道出了人們無限的心酸啊。甚至有人說過,隻有同行之間,才是赤果果的仇恨。
中醫源於華夏,這是世界的共識,雖然日本人和韓國人一樣,不怎麼承認,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在日本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麵,承認中醫是源於華夏的,另外一方麵,又說中醫的真正代表,其實是在日本。
日本在中成藥的開發推廣上的成績就不用說了,華夏跟人家比,那是幼兒園見到大學生的那種差距。
在傳承和技藝方麵,日本中醫界也認為真正的精髓在日本,這也不是說就是他們的狂妄。
在華夏的近代史中,華夏的中醫,確實是經曆了幾乎斷檔失傳的一係列窘境。
而且在華夏最後一個朝代當中,編撰的《四庫全書》,非但是對整個華夏文明的問話閹割,有些醫書中的犯忌諱的字眼,也全部被刪除了。
有明一代和明之前的重要中醫文檔,其實都抄錄傳給了日本和某宇宙大國。
華夏從古至今的各類文檔被某朝刪減的地步,簡直令人發指,再加上近現代的華夏曆史,都是在戰火中度過的,一些珍貴的文檔遺失於戰火當中。
以至於有些研究領域,必須要到日本或者是韓國差找原本的文檔資料,才能夠寫出論文。
一直以來,日本和某宇宙大國以華夏文明正統自居,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華夏沿襲的是有清以來的傳統文明,而明在宇宙大國,宋以前在日本,這一點,不管你心裏舒不舒服,最起碼風俗習慣還有傳統的經典典籍在那擺著。
隻不過具體到中醫的層麵,林源倒是有話要說。中醫跟其他的傳承相比,尤其極其特殊的一麵。
在文學思想領域,文字的記載就可以起到相應的傳承。當記載被篡改之後,很容易引起後人對前人思想的誤讀。
文學思想這一塊,不管有多重要,也比不上肚子餓和性命重要,在戰亂年代,很容易造成文學思想典籍的遺失和相關傳承人員斷代。
但中醫不一樣,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需要醫生治病救人啊。有的時候,戰亂甚至更可能導致醫學的發展,因為戰亂導致的傷病太多了,這個時候反而需要更多的醫生。
中醫跟其他的文明傳統有很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對文化修養的要求不是很高。有很多的中醫,學曆並不高,但是水平卻很高。
為什麼?因為中醫有師徒的傳承。口傳心授,這就保證了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中醫始終沒有滅亡,反而是越來越豐富。
相反的,在近代史上,因為玄學文化滲透到中醫當中,導致了中醫走了一段很長的彎路,甚至被某些近代鬥士抨擊為六度糟粕,可見,僅靠幾本醫書,是無法概全中醫的。
能夠代表中醫的,不僅僅是卷帙如海的中醫典籍,更是代代相傳的中醫人。
這些,林源也不屑跟鬼塚輝隆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