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闊的西北高原上有一座小鎮,叫十八裏坡,地形以丘陵為主,山坡和山坡之間也有些許平地,這裏幹旱少雨,四季多風,經濟不算發達,人口也就兩萬多點。
自古以來,十八裏坡就沒出過什麼大人物,除了戰國時期有兩支軍隊在這裏打過一仗之外,好像也沒發生過什麼史書上值得記載的事。幾千年過去了,十八裏坡數易其名,唐朝時候叫北高營,宋朝時叫駐馬屯,明朝末年改成西門鎮,後來隨著一股複古風從南到北吹遍全國,鎮上幾位有學問的老先生又從古書上翻出十八裏坡這個名字。
一開始,人們都不大喜歡十八裏坡這個古老的名稱,但是襄樊都改叫襄陽了,說明古時候的東西就是好,於是大家也欣然接受了。
就在西門鎮改回十八裏坡這個古老的名字之後不久,鎮上唯一個鐵匠家裏生了個兒子。鐵匠也算是個古老的行當了,隨著洋槍火炮取代了大刀長矛、汽車火車取代了快馬良駒,鐵匠們的手藝似乎隻能在廚具這方麵有所發揮,後來鎮上開了家超市,鐵鍋和菜刀隻要十幾塊錢就能買到,鐵匠們就隻好改行去幹別的,電焊、補胎、防盜門窗等等。
又過了幾年,鎮上就隻剩下這一個鐵匠了,他姓程,是個瘸子,家裏很窮,三十歲了沒有娶媳婦,後來有位好心人從山裏帶出來一個姑娘,人很老實,隻不過智力有點問題,收了鐵匠兩千塊錢,就把這姑娘嫁給他了。程鐵匠的兒子叫程翔,取的是“龍鳳呈祥”的意思,可惜上戶口的時候出了點小差錯,辦事的人問老鐵匠:“是‘飛翔’的‘翔’還是‘詳細’的‘詳’?”程鐵匠不識字,哪裏曉得這當中的區別,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辦事員等不及了,就先隨便這麼一寫,說後來還能改的。
可惜後來大家都忘了改。
程翔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還拿過好幾個獎狀,上了初中也還湊合,雖然經常和同學打架,和老師打架,和社會上的小青年打架,但是也從來沒有給家裏惹過什麼麻煩。這主要是因為他能跑,架打完了或者打到一半看情況不妙,撒腿就跑,他腿長,人又瘦,跑起來像陣風,誰都追不上。
高中畢業以後,程翔去技校學修車,他的手不光在打架的時候好使,幹起活來也挺利索,隻要有趁手的工具,他能在十分鍾內把一輛坦克拆成零件再拚起來。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程翔肯定會成為十八裏坡最優秀的修車師傅,然而某些事情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根據墨菲定律,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
意外發生的時候,是晚上十點多,程翔正在學校宿舍樓的水房衝澡,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天氣已經漸漸轉涼,但是小夥子火力壯,程翔光著身子把整盆的涼水從頭頂上澆下來,也不怕感冒。他衝洗完正穿衣裳的時候,聽見外麵一陣騷動,宿舍樓裏的人呼啦啦一股腦全往外跑。程翔首先想到的是會不會地震或者著火了,他雖然膽子大,可是碰上這種天災人禍往往一死一大片,還是躲著點好。程翔隻穿了件大褲衩,蹬著拖鞋就跑出來了。
到了外邊空曠的地方,程翔發現人們都抬著頭朝天上看,他瞅了一眼頭頂上,既沒有飛碟也沒有外星人,就問旁邊的:“哎,出啥事了?”那人抬手一指,說:“月亮,你看……”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程翔眯著眼睛看過去,他視力不太好,有點近視,這是小時候看電視看的,別人都勸他配個眼鏡戴,可是程翔覺得眼鏡這東西太麻煩,不要,於是他看遠處的時候總習慣眯著眼。這一看就發現事情不對了。
原本應該是圓盤一樣的月亮,像是挨了一拳碎成許多塊。其中有一塊比較大,勉強抵得上原來的半個月亮,其餘的部分就隻能算是渣渣,隻反射出星星點點的太陽光。這些碎塊看起來小是因為他們離的遠,其實每一塊都有半座山那麼大。
學校的老師們出來看了一會熱鬧,就開始維持秩序了,要學生們都回去睡覺。學生們哪願意啊,出了這麼大的事,月亮都碎了,再往後不翻日曆都不曉得哪天是農曆的十五了,雖然幫不上什麼忙吧,但是集體哀悼一下還是貌似有些必要的。過了半小時,教導主任出來了,站在教具車頂上喊:“你們不睡覺啦?明天還上不上課?不想畢業了?”
陸陸續續有學生往回走,程翔也覺得一個月亮碎了就碎了吧,實在沒什麼好看的,正要回去睡覺,人群裏又一片驚呼,抬頭朝天上一看,幾道火光劃過,越來越近,漸漸的能看清火光的最前端,是翻滾著烈焰的隕石,其中一塊拖著濃煙直接砸穿了教學樓,又滾到操場上去,撞出了十幾米深的一個大坑。
片刻的寂靜之後,人群中傳來一片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