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像是後來的孩子之於零食一樣,如果花費同樣的精力,下同樣的苦功,他們在其他的地方也可以賺到與那點演出費差不多的收入補貼家用。這其中可能存在著擅長與擅長的問題,但更多的,隻怕還是心有所戀和舍不得放棄,盡管這份愛戀和不舍因著現實環境的嚴酷和寒傖,連他們自己都不願意承認。
雖然安國慶和李彩鳳一直在說不用麻煩,但男演員老李和大華依舊堅持要招待這幾位生平的第一次來訪的戲迷,安然他們這幾個被人當成小孩子的家夥,也隻好在盛情難卻之下,笑著一人從糖包裏取了一塊運動糖塞在嘴裏,繼續種在李彩鳳的身後,一聲不吭充當布景板。
安國慶夫妻和兩位演員們也就因著孩子順勢聊了起來。
安國慶感慨的說起他已經很多很多年沒有看二人轉了,看了他們的這一場大西廂,心情很激動,覺得這一趟津源因著他們這一場戲就算是沒白來。
老李有些驚訝的問,這麼說來,大哥大嫂你們都不是咱津源的,是哪兒的人啊,來這邊走親戚?
關於來津源的目的之類的問題,安國慶和李彩鳳一致“模糊”處理,含糊的應了一聲便將話題帶過去,答應說,我們是錦嶺來的。
大華和幾個樂手聽著都覺得有點難得,沒想到他們的第一個探班的戲迷居然還不是本地人,不由得說了一句幾年後的“名言”,這還真是緣份啊。
話題由此而拓展開去。
安國慶和兩位演員還有樂手談起了二人轉,一開始是談“他們的”二人轉,他們記憶中的,年輕時代的,那些近乎於“輝煌”的回憶,那段屬於他們的,青春而美好的時光。
他們是年紀差不多的同齡人,有著共的關於時代的回憶,也有著共同的,關於二人轉的回憶。
對於這個話題,不隻安國慶,李彩鳳在後麵也插了進去,那是他們所共同的時代。
而安然他們就隻能嘬著嘴,含著香甜微苦的糖果,豎著耳朵,老老實實聽著的份兒。
聽著聽著,某個筆記控就又忍不住了,偷偷摸摸的從自己的口袋裏摸出了她的小筆記本和筆來,再度開始埋頭奮筆疾書,一邊寫一邊興奮的想,唉呀,這段這段,必須要記下來,以後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上。唉呀,那段那段,必須要寫下來,我有一個由此產生的靈感,回頭要寫上一篇稿子……
總之,也不用多說,反正這位小姐常年處於經常性的抽風狀態,她親友的心理活動無一不從一開始的傻眼,“怎麼這樣”進化到如今斜眼,“果然又這樣”。如果哪一天,這位兔子小姐兼小老太太不掏她的筆記本,他們反而要不習慣了。
與演員和樂手們對談的安國慶依舊有些讓他的女兒安然感覺有些陌生的氣質,不隻是看著似乎年輕了,也更加的自信,富有神采,他侃侃而談,一言一行都顯得從容。
事實上,顯然安國慶並不像是他對女兒說的那樣,隻是一般性的戲迷。
在他與演員樂手們的談話中,安然很快就明白了,那是老爸一慣的謙虛之詞,或者這個老實忠厚的男人也是真心那樣認為的。但他的女兒安然卻有一點不同的看法。
他看過很多戲,這其中很有些名家名角的戲,對於這些人的戲,他也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其中有一些不僅得到了演員和樂手們的讚同,甚至引起了他們的驚訝,覺得他的見解頗有一些特別之處。對於一些想法,演員和樂手們又有各自不見的理解,大家說著說著,就討論起來。
這大概不是特別像兩個演員與戲迷的會麵,更多的是像一群有共同愛好和共同回憶的人碰到了一起的小聚會。
安然對老爸說的那些東西都是似懂非懂,但她覺得老爸將來可以往更加專業的戲迷方向發展一下,反正他也對這個感興趣,那麼,為什麼不更進一步呢?雖然他不能離開彩票站,但他照樣可以照拾自己的愛好,聽聽戲,也唱唱戲,多看一些這方麵的資料,網絡時代正在逐步向人們展開大門,並且會飛速的發展,各種資源和資料,信息都不再像過去那樣隻屬於某些人的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