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放心得太早(2 / 2)

……雖然這一點稍微大了點。

呂洞賓的胡子是稍微差了那麼一……大點,可呂道爺差的並不僅僅隻是胡子,還有背上的寶劍。

這確實是一把寶劍,至少從外形上看,是劍沒錯。

隻是跟那副胡子一樣,別細看,要湊近了,依舊請摘下您的近視眼鏡,再好好觀賞……哦,摘近視眼鏡了,也隻許看,不許摸啊?

原來是這劍的材質有點那麼點問題。

放心,這把劍不是紙糊的。

比紙糊的結實多了好嗎?

其實猛然一看,還像那麼回事,往細裏一瞅吧,其實也挺好,就是與老爺子這歲數有點不般配,稍微的幼稚低齡了一點。

老爺子呢,平時鍛煉身體的手段就是據大秧歌,可謂是忠實的秧歌愛好者,堅定的鐵粉一枚,絕對的拒絕一切其他或藝術或體育形式的誘惑和腐蝕,對什麼太極拳啦,五禽戲啦,太極劍啦,快走啊,遊泳啊……等等的健身方式全部都不感興趣。

這真是“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隻愛你那一種”。

可是世事無常,盡管老爺子對舞劍健身半點興趣也沒有,但為了把呂洞賓扮得像,也是需要身佩寶劍一把的。

自家手裏沒有劍,卻也難不到老爺子。

咱自己沒有,不會借嘛。

轉頭就去找了棋友,提前半年就進行預約。

棋友也是個痛快人,直接告訴他,放心吧,我這把劍天天練,你什麼時候要用,隨時來拿就行了。

老爺子的提前量打得不錯,又得了棋友的保證,立刻覺得寶劍這一項是妥妥當當的讓人放心。

可惜,他這心實在是放得太早了一點,而且放得不僅早,放得也特別的踏實。

棋友跟他說,隨用隨拿。

他就在今兒傍晚去棋友家拿劍去了。

結果,到了棋友家,不隻劍沒拿著,連門兒也沒進去。

往左鄰右舍的一打聽,棋友的老親家從南方過來過年,外地人到了津源新鮮,聽說今兒晚上龍王廟前有熱鬧可看,早早的就跑出去下飯館順帶占位置,要好好的看一場熱鬧。

行頭都帶在了身上,就等著寶劍就可以上妝了的呂老道爺頓時站在棋友家門口傻了眼。

他千想萬想,沒想到棋友能放他鴿子。

其實,這完全不能怨人家棋友失信,主要是老爺子沒跟人棋友交待清楚用途,他隻說自己要借寶劍一用,沒說具體幹什麼,更沒提什麼時候用。

也不完全是老爺子說話不清不楚,他主要吧,存了點保密的小心思,準備裝扮好了,到時候在春祭上一亮相,讓認識他的人都吃上一驚。

結果,認識他的人還都沒來得及吃驚呢,他倒先吃了一驚。

補充一句,這位家藏寶劍的棋友與那位幫忙染出波點粉紅胡子的棋友不是一位。

對著緊閉的房門,吃了一大驚的老爺子差點沒瞬間愁白了頭--主要是現在頭發已經夠白,不能再白了。

怎麼辦?

去飯店找?

誰知道他們一家子去哪個飯店吃飯了。雖說津源小城是不大,過年期間堅持營業的飯店也不多,但一家家的找過去,先不說找得到找不到,就算是找到了,再把人拉回來取寶劍,時間隻怕也來不及了。

再說,以那鄰居的話估計,沒準人家一家人早早吃完了飯,跑到龍王廟附近去找最佳觀賞地點去了。

雖說龍王廟周圍的街道不寬,但四通八達,有無數的岔路,天曉得那一家子把哪條岔路當成了目標?

找人這條路是不通了。

也不用想著向別人借寶劍的事了。

熟人裏,他知道練劍的就隻有這麼老哥兒一個。

剩下的人中就算有練劍的,他也要挨個的打聽,這大過年的,又正趕著今晚滿城的人一多半都要去龍王廟前看熱鬧,這會兒在不在家都不一定,上哪兒現借去?

呂道爺一時之間,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來,隻得垂頭喪氣的回了家,一路上把自己給埋怨了個臭死,這麼大的年紀幹事還顧頭不顧腚,又不是小孩子,還要搞什麼一鳴驚人的效果,現在可好,還搞個屁,就不知道事先打電話確定一下。

老伴一開門,看到他那一張死氣沉沉的老臉就知道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