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聽到好友的這番總結之後,特別想說,你胡說,你胡扯,你造謠……
然而,可悲的是,不論她怎麼想否認,她那不靠譜的理智卻偏偏讓她覺得……貌似,小周姑娘說的……也不無道理哈……
不管怎麼說,她和吳澤榮都對攝影和老建築有一種不淺的迷戀,每到一地,哪怕他們本人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眼睛就可以在視野裏搜索那些讓他們感興趣的目標了。
隻不過,在做這些地圖的時候,安然和吳澤榮的想法其實都挺單純的。
安然隻是想在地圖上留下標注,以示自己曾經去過某地,在某處看過某座建築,在他們回到家裏,將照片洗出來之後,他們也會將這類專門拍攝建築的照片編上號碼,並在地圖上注明照片的編號,所以,她在做這種事情的時候,就有一種類似於“本姑娘到此一遊”的紀念心理,隻不過,與那些直接刻在建築物上的遊客不同,這位蝸牛星居民十分注重自己的隱私,不喜歡將自己的小心眼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曬給陌生人看,而是喜歡標注在地圖上,自己放在家裏暗爽。
或者就像是小周姑娘說的,這個姓安的小老太太就是有收集小花布頭的癖好,有照片,有地圖,讓她有一種把老建築的美麗印在布頭上,收集在笸籮裏的滿足感,舒服。
至於吳澤榮,他的理由大約比安然更加單純,做為一個學院派的,成天與書本,相機以及老建築物打交道的家夥來說,他更喜歡這種沉默的,長久的駐立的東西,它們的身上似乎與他有某種共通的性質,讓他發自內心的對它們感到喜歡,所以他欣賞它們各個角度,各個時間段的麵貌和姿態,拍攝它們,記錄它們,在地圖上標注它們,都是一種喜歡的表達方式而已。
而收集各個版本的地圖,那又是吳書呆同學的另一項愛好,所以,當有機會製作一張屬於他和好友的,充滿個性色彩的地圖,他當然是樂於動手的,學院派的書呆子在這種問題上從來都勤於動手。
所以,當他們那次來到津源的時候,入住了小旅店之後,體力稍稍得以回複,兩個平時號稱在好友中體力最廢的攝影愛好者就抱著他們的寶貝相機,帶著他們的全套家夥什兒--本地的十分詳盡的地圖一張,用來在地圖上進行標注的各色彩筆,大大小小的各種用途的筆記本,與攝影相關的零碎東西,當然,臭美份子安小老太太出行各種吃吃喝喝,兼保養品都是必不可少的,原先沒有男盆友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和她的攝影隊友幫忙背著,現在有了男盆友,也就有了理直氣壯可供任意差遣的免費好用又體貼的跟班一名,所有負重都成了江大跟班的責任。
這種製作老建築地圖的習慣說來還是從這兩個攝影愛好者在學習攝影之初就不知不覺養成的,一開始隻是針對錦嶺本的老建築,後來他們開始旅遊的時候,吳澤榮每到一地就喜歡淘當地的各種版本的地圖,而安小老太太則喜歡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這邊記那兒的畫他們所到之處的路線圖,後來不知不覺就發展成製作當地的老建築加旅遊地圖。
但本地的地圖再詳盡由於比例,以及他們獲取渠道的關係,想進行兩隻學院派的兔子喜歡的那種特別細致的標注其實也都是不合用的。
所以,慢慢發展到後來,這兩位玩起來特別認真的變態份子甚至開始著手學著嚐試著自己製作這種具有十分鮮明的個人特色的私人地圖。
雖說他們條件簡陋,水平有限,無論是理論還是動手能力都需要極大提高,但是用於平時出門遊覽時看看,倒是一點都不耽誤使用。
而且,安然還曾經將一份自製的地圖,配著文稿投到某二線的旅遊雜誌上,很幸運的得到了刊登,那篇稿子不短,獲得了一份價錢不錯的稿費,這在這位偽文藝少女的投稿經曆中也算是比較難得的了,受到了金錢激勵的財迷,從此以後對收集布頭和製作地圖就更有癮了。對於一個比較實際的功利份子,金錢神馬的,真的是比什麼都更能激發她的熱情。
說起這個時節這個時間段來津源旅遊,安然不是不遺憾的,在平時,非春節這樣的重大節日的時候,津源很有一些並不熱門,門庭冷落的景點可供細細遊覽,但由於現在旅遊熱還未正式到來,津源如今又是這樣的麵貌,本就冷清的景點大約還不等春節假期正式到來便早早的關門放假了,他們就算是去了,看到的也隻能是鐵將軍把門而已,這讓想把自己在津源所看到的一切好東西都獻寶似的捧給老爹老媽的看的安然感到十分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