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是功利也好,是注重內涵也好,反正,孩子的興趣是被放在最末考慮的,他們賦予這些兒童讀物過多的東西,希望讀了書之後,就可以長得像書的主人公所表現的那樣高大上,卻很少考慮孩子讀書也是需要消遣的。就像很多影評人一評論商業片就總是攻擊人家沒有內涵,死也不承認,觀眾花錢買票進電影院的目的就是為了放鬆,能在哈哈一笑的同時受到教育當然也很好,但排在第一位的還是哈哈一笑,生活已經夠糟心的了,難道看個電影也非要接受一把再教育?大人們可以看各種小說來消遣,小朋友們也是有消遣的權利的。
其實安然覺得小朋友真的是更難討好,她深深的敬佩每一位兒童文學作家。
在正常情況下,寫兒童文學題材的作家都是成年人,一個成年人想知道成年人希望看什麼,會為什麼著迷,抓住成年人的萌點很容易--這個容易是相對的,反正,安然曾經為了支持自己喜歡的作者一路跑到了作者論壇去圍觀,看到很多作者感歎,讀者的萌點真的不好抓啊!成年人想準確的抓住成年人的萌點都那樣的難,更何況要準確的抓住兒童的萌點呢?
兒童文學的作家不說一定要長一顆水晶一樣的童心,但起碼是要能知道小盆友在想什麼,他們更期待看到什麼,他們為什麼而激動,而著迷,而感動,而歡笑。
成年人的眼中孩子們的世界其實很簡單,非黑即白,充滿色彩,其實,回頭想想,安然覺得自己小時候雖然傻乎乎的,但也絕沒有一般成年人想象得那麼簡單。
兒童文學作家是怎麼討好小盆友的,她不管,也管不著,反正就她肚子這二兩醋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估計都成不了什麼專業作家,尤其是兒童文學作家,但是在她的講演稿裏還是要討好小聽眾,雖說是要讓家長們掏錢去買書,但最後看書的還是小朋友,她可不想有家長在她的推薦後去買了書給小朋友們看,結果小朋友根本沒翻就丟到了一邊,原因竟然是“哼,一想到那個阿姨講的書就想睡覺,我才不看呢!討厭!”
雖然這麼想是有那麼點……嗯,“自戀”,但若是因為自己的演講稿的內容過於枯燥,雖然討好了家長們,卻反而無意中討了小朋友們的厭,那可就是罪過罪過了。
除了定位之外,還有就是內容的選擇。
雖說主題是兒童文學沒錯,但兒童文學這個題目有些過大,開一門專業課都不嫌多,想在半個小時裏把問題濃縮的交代清楚,又討得了家長和小朋友的好,反正以安然這點可憐巴巴的水平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所以,為了就合她老人家自己的水平,尤其是她又是第一次當眾演講,沒有什麼經驗,想來想去,她決定還是從實際出發,從最簡單最基礎的開始為好,不要把題目弄得那麼大。
那麼用半個小時來講一本小說?
對於她這種對兒童文學並沒什麼深入研究的人來說,又有一些過長了。
從實際情況出發,她這幾天的惡補隻能讓她談一談對某本小說的個人感受,寫一寫外界對這位作家的評價,再想辦法勾動一下小朋友們的興趣,都是非常浮麵的東西,沒辦法深刻得起來。
而且,她也沒忘了江傑雲對她建議的初衷,不管是對於教師職業的體驗,還是其他方麵的體驗,總之,她就是去學習兼長經驗去的,和眾多家長和兒童讀者交流一下讀書心得,達到這三個基本目標足矣。
深刻,上檔次神馬的,不是她的任務和目的。
換句話說,你讓她半個小時就說一本書,她編不出那麼多的感想來。
怎麼辦呢?
安然開始從她打圖收館借回來的那堆兒童圖書裏翻騰,尋找靈感。別說,她還真讓她給想出轍來了。
寫一本的讀後感不行,那就多寫幾本嘛。
可是多寫幾本未免就有些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目標太多,失去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