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傑雲更是膽大包天,翻一翻旅遊手冊,就敢拿個擴音大喇叭冒充導遊,看得安然都替他捏把汗,可結果居然還真有人買他的賬,他口才好,又能裝相,善長忽悠,滿嘴的跑火車,白話得愣是滿精彩。
剩下的幾塊料也沒閑著,各有分工,有專門賣旅遊紀念品的,在景區裏到處的竄來竄去,也有專門當托拉生意的,時不時的還要冒充遊客演一把戲。
一天下來,居然收入正經不錯。
到後來,有經驗了,一趟旅遊下來,他們不僅可以把自己的食宿費賺出來,甚至還能剩下一些錢,讓他們可以在當地采購一些土特產帶回家裏孝敬父母。
受到那次征文獲獎的鼓勵,安然一直在堅持著自己的寫作練習。
每一次旅程雖說時間都並不長,路程也並不遙遠,但是隻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一份敏感而細膩的心思,永遠都不愁沒有收獲。
更何況,別管旅程的長短,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聽到不一樣的故事,遇到不一樣的人,吃到不一樣的食物……這些都成了安然日記和習作的內容。
哪怕每天玩得再瘋再累,她也都不忘要硬撐著打架的眼皮,堅持把當天發生的事記錄下來,哪怕簡單一些,也比隨手丟掉要好得多。
旅程結束之後,她也要專門找出時間,把這些記錄整理分類,然後以讓自己難忘的事,難忘的人和難忘的風景為素材,細細的寫上幾篇習作,並選出其中比較得意的幾篇,不斷的修改,再修改,然後拿給劉老師過目,在她的指導下再進行最後的潤色,最後選擇適合的雜誌報刊進行投稿。
一開始總是被退稿。安然也不沮喪灰心,反正她的主要目的是練筆,投稿隻是順便。而且,有些雜誌報刊的編輯人比較有耐心,退稿信上也不總是千篇一律的套話,會指出她文稿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對她來說,才是最大的收獲。
隻要努力,就總是回報的。
漸漸的,安然投出的十篇稿件中有三分之一可以過稿了。有一兩家以旅遊為主的報刊雜誌的編輯偶爾還會對她進行約稿。
這種結果對安然真是給予了極大的鼓勵。
安然選擇投稿的報刊一般都是省內發行的,她對自己的水平沒有信心,不敢往大的報刊雜誌投稿。得到的稿費也就比較微薄。
本來,得到稿費後,她是想拿著錢請父母和朋友吃吃飯,慶祝一下,大家開心開心就好。哪知安國慶和李彩鳳卻不同意她的這種做法,愣是把她那少得可憐的稿費和原本那張征文獲獎的證書都鄭重其事的放在一起,攢著。
至於安然想要請客,可以,他們出錢。
對於父母這份愛子之心,安然還能說什麼,也隻有更加努力的寫稿而已。
當然,還有照片。
每走過一個地方,他們都要拍大量的照片。人物的,風景的,還有行走著的他們本身。總有那麼多需要記錄的東西,需要珍藏的回憶,僅僅依靠筆墨,仍是覺得不足。
必須說一說的是,吳澤榮的攝影。
安然受到那些征文獲獎的鼓勵,膽子便開始大了起來,反正試一試,又沒什麼損失--郵票錢不算。
便拉著吳澤榮一起往一些報刊雜誌去投稿,十分積極的參加一些攝影比賽,玩嘛。
她是一回都沒被取中。她的視角,題材和水平顯然入不了專業人士的眼。
但被她硬拉著參加的吳澤榮卻成績相當不錯。
不僅作品經常被一些專業的雜誌報刊所取中,同時還在一次省內舉行攝影大賽中獲得了優秀作品獎。
雖然隻是一個安慰性質的獎項。但此安慰獎跟安然參加的那種征文大賽的安慰獎可是兩個性質。安然參加的那個征文大賽僅僅是在中學生間舉行。而省內的那次攝影大賽麵對的是全省的攝影方麵的專業人士和攝影愛好者。
因此,能一路入圍到最後得到安慰獎,對一個剛剛自學攝影沒幾年,手裏的設備不夠專業的少年來說,這本身就是一項很大的成就,不是嗎?
而且,據說吳澤榮也是那次大獎中,獲獎年齡最小的選手了。
輕鬆愉快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好像剛剛入學分班的情景還在眼前,可眨眼之間,他們已經度過了初二下學期的暑假,迎來初中三年級的學習生活,而大家的省內旅程至此,也不得不暫時的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