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炒掉技術宅(2 / 2)

在如今這個時候,元宵還是一種節令食品,隻有過節之前,市麵上才一窩風的販賣,過了節之後,便消失不見。如果想再吃上一吃,那麼隻好明年請早。

而多年之後,如果你想吃,隨時可以去超市的冷凍櫃裏去賣上幾袋,想吃多少吃多少,不必非得巴巴的再等到明年的元宵節才能嚐到久違的味道。

然而,方便是方便了,節日的氣氛也跟那些被冷藏在超市冰櫃裏的速凍湯圓一樣,越來越顯得速成,快捷,平常,也越來越少了一種全心期待渴盼的味道。

就連此時節前市場上隨處可見的元宵,在十幾年之後,也變成了稀有食品,一些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北方原來過節習慣要吃的是元宵,而不是湯圓。

現在抓緊機會,買來吃上一吃,以後再想嚐嚐這滾出來的元宵的味道,也很難買到了。

想做湯圓,糯米粉是少不了的。

因為年前,安然包了不少粘豆包,又做了不少南瓜餅之類的點心,集中買了大量的糯米粉,這會兒還剩了好些,都是現成的。

餡料總體分為兩樣,一樣是甜的,一樣是鹹的。

北方人還是比較喜歡吃甜湯圓,對鹹的湯圓不是很習慣。

之所以會包鹹湯圓,一方麵是為了嚐嚐新鮮,一方麵則是為了照顧那三隻肉食動物的口味。

甜湯圓又分了棗泥餡的,白糖芝麻的,五仁的,水果的。

鹹的則有雞肉和豬肉的兩種。

不過,湯圓的樣式雖然不少,但畢竟不能當飯吃,這一點對那三隻飯桶尤其重要。

所以,元宵節的晚上,一定是要製作一桌大餐的。

薑成卓和趙真旭過年時帶的年貨,海鮮吃光了,但幹貨幾乎還沒有動。安然這幾天很是翻找了不少的菜譜,錦嶺是東北的內陸小城,平時並不常見這些幹貨,別說是製作,就是製作之前的發泡她也是完全的陌生。隻好一邊照著菜譜裏的指導一邊摸索著發製。

除了那些海品幹貨,以及吃貨們都喜歡的各類肉食,其他的菜色大部分都是以清淡為主。

過年的這幾天雖然安然在製作菜單的時候,都盡量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但還是免不了大魚大肉,濃油赤醬,過份油膩的困擾。

以安然這種功能普通,卻也正常的腸胃,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大餐的戰鬥力也逐步衰敗。

至於江傑雲他們?

請不要以正常人類的標準去衡量非人類,那不科學!

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的內容當然不僅僅是吃--雖然對三個吃貨來說,好象確實是如此。

吃元宵,掛花燈,猜燈謎,賞月觀燈,對正常的中國人來說,這些才是正月十五的全部內容。

找了一天,依舊由技術宅趙真旭看家,車夫江傑雲,談判專家薑成卓以及安然一起去采購節日用品。

當然,這所謂的節日用品絕大部分都是吃的,喝的,隻是順帶在街邊買了兩串一閃一亮的小彩燈,分別掛在彩票站和網吧裏充數,再掛上兩盞春節前買的大紅燈籠,以示他們在除了吃之外,也確實歡度了節日。

按習慣和規矩,正月十五一早的早餐就是湯圓,現包是來不及的。

所以,頭一天下午,網吧裏得閑的時候,安大廚便帶著自己的三名小工開始包起第二天要吃的湯圓來。

照例,依舊三個小工揉麵幹粗活,安大廚則是做和餡的細活,至於包湯圓嘛。

本來也是讓三個小工一同工作的,但由於一心想吃肉餡飽滿的大湯圓的趙真旭同學把湯圓包得實在是太過巨大,以至於包出來的第一個成品看起來不像是湯圓,倒像是糯米麵的大個肉包子,被安大廚毫不留情的給炒了魷魚。

這是準備煮了吃還是扔出去砸狗?

趙真旭非常委屈的答道,“幹嘛扔出去砸狗,蒸了吃也很好吃嘛。”

薑成卓嘿嘿壞笑,“真乃蠢鈍也,狗不理包子啊,笨蛋!”

不提狗不理包子還好點,一提起狗不理包子,某隻小胖墩立刻咽了咽口水,向安大廚誠懇建議,“其實吧哈,我覺得其實元宵節呢,最重要的是吃得好,吃什麼就無所謂。”

安大廚無奈的挑了挑眉毛,“你滴意思痛快滴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