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爺還是皇子的時候,聖上賜婚,迎娶柳相國之女柳卉芸為妻。柳家是當時皇太後的本家,這場婚姻有政治因素在,也有想要親上加親的意思。
要不是當時柳卉芸的年紀不符,其實皇太後本有意讓她當太子妃,而不是王妃。
柳姑娘從小就是在這種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也是知書達理,溫婉賢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貌雙全,實為佳配。
七王爺當年確實也很喜歡這位王妃,本以為彼此可以攜手到老,隻羨鴛鴦不羨仙。誰知好景不長,一個讓七王爺刻骨銘心記一輩子的人出現了。
話還要敏貴妃的病說起,七王爺雖然不是皇後所出,其母也是深得皇上寵愛,育有二子一女,也算為皇家血脈做了不小的貢獻,封為貴妃。
隻是敏貴妃再如何爭寵,太子一位還是沒能落到自己兒子身上,為此終日鬱鬱寡歡,臥病不起,太醫束手無策。
皇上畢竟寵愛過這位敏貴妃,遍下令懸賞天下尋得一位能救治愛妃的高人。
誰想還沒能等到別人揭榜,皇上駕崩,滿朝上下皆哀痛不已,敏貴妃更是病重,眼看著就要給先皇陪葬了。
太子繼位倒也仁政,願意為敏太妃尋良醫救治,經人舉薦一位民間高人,便是之後越子君的師父。
此人性格頗為怪異,所到之處俱不可有外人,懸絲診脈也隻許有一位女眷陪同病人。太妃病體為重,自一切遵醫囑,加之這人本就有一種讓人無法拒絕的氣勢,更是讓人信服。
太妃的病看著比較重,其實是種需要長期調理的慢性病,為了方便治病那人自在王府裏暫居下來,長期為太妃調理身體。
這一住就是半年多。
再說太妃雖然是七王爺的親生母親,畢竟是女眷,當兒子的不方便在床前陪護,這時候柳卉芸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作為兒媳婦,在這件事上當仁不讓,不僅日夜請安不能省,還時常陪伴在婆婆身邊。
太妃對這個兒媳婦嚴格來說還是滿意的,雖說性格上並不算討她歡心,處事卻也沒有過錯,加上娘家又是當朝相國,無可挑剔。
可這麼一個可說是完美的兒媳婦,其實心底對丈夫尊重有,愛慕卻不足。
細想一下也能明白,這本就是父母之命,新婚前雙方連見都沒見過,何談感情?
七王爺雖說也是年少清俊,畢竟不過十幾歲。不說柳卉芸在心智上看他像看弟弟,就是年齡上也比丈夫大了數月。相比較成熟為重仙人之姿的神醫來,真真是一個天一個地。
柳卉芸情竇初開,明知自己已為人婦卻無法阻止愛慕之情滋長,最終做出了私奔的決定。
私奔隻是柳卉芸一廂情願,在知道神醫要走的時候,柳卉芸已然決定天下海角追隨而去,哪怕終其一生得不到回應也無怨無悔。
結果她還就真這麼做了,這一舉動無疑給皇家臉上抹黑,更是差點連累柳相國一家老小。
最後出來求情的是七王爺,言道棄婦莫追,隻當沒有這個人吧!
從此柳卉芸成了王府禁忌,甚至是皇家禁忌。
再說柳卉芸,當時並不知道自己身懷有孕你,一路追著神醫還以為自己從小嬌生慣養身體不佳導致的暈眩惡心。最後神醫勸說無效下本想暗自把她送回,可她私逃王府已是大罪,柳家暗中抓捕,想必回到家中定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