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男在直播時也當起了陳功的解說,原來陳功對任意球、定位球、越位、角球、點球等已經有初步的認識,在這場比賽中陳功更是理解得很透徹。
“吳男,你看人家的比賽,為什麼打得行雲流水,感覺淋漓舒暢,我看我們國家的聯賽錄像,怎麼老是動不起來,總是感覺慢了半拍,不管是在傳球、停球、拆擋、跑位,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失誤,而且射門的機會浪費不少,效率也不高。”
陳功看著兩隊此時的比賽,這才是足球嘛,和國外的差距真的太大了。
吳男上起課來,不管是速度流、技術流、體能流、最重要的還是意識,配合的意識,射門的意識,球場上的十一個人都得有默契,一旦哪一個位置上麵的球員出了問題,很容易被對方乘機而入,越是高水平的比賽,越注意細節,所以主教練一般通人換人、調整戰術來對應敵方球隊、增加比賽時的士氣。
吳男講道,華夏國的本土球員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不過團隊配合、個人踢球的意識差了很多,他們並不是用頭腦在踢,而是用身體。
陳功一邊看一邊聽吳男講解著,“吳男,要把華夏國球員的水平提高到歐洲二流或以上,最快需要多少年?”
“五年,最快也要五年。”
吳男的理由是年輕球員才有提升的空間,二十五歲以上的球員,如果天賦不夠,提升的空間幾乎為零,所以隻能在16歲或以下年齡段的球員身上想辦法。
十六歲的球員,如果能用最先進行方法和理念進行培養,五年以後,也就是二十歲出頭,肯定不比歐洲和南美的球員差。
這個道理很簡單呀,送一些年輕球員出去,不過這麼多年了,為什麼還是沒有成效,陳功有些不解了,是學藝不精、還是回家荒廢,他有些搞不明白。
比賽中場休息,吳男繼續講道,“老公,你是不知道國情吧,國內的家長誰會把孩子送去踢球呀,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回頭就難了,工作都好不到。所以隻有條件好的家庭才有能力送孩子踢球,家庭條件差的很少很少,不過就算是家裏有錢,誰不想孩子能闖番大事業,去當大官兒、大老板,踢球對這種人群來講,那就是低賤的工作。”
其實吳男的意思隻有一點,那便是華夏國雖然人多,不過踢球的人太少太少,這條路很艱難,而且沒有退路,要麼就成功混到聯賽的替補或以上級別,要麼就隻有自謀出路,因為踢球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高,讓他們當學校的體育老師也沒資格。
國內是這情況,那國外呢,陳功問了起來,“吳男,那你給我講一講國外的方式,我借鑒一下,弄一個符合國情的政策出來,主要針對青少年球員。”
比賽的精彩陳功已經體會到了,不過他心裏一直考慮著青少年球員的培養問題,鬧了半天兒還是錢上麵出問題。
國內的足球學校,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收費都很高,這無疑是賭博,給孩子們投資這麼多錢,以後有沒有回報誰能知道,如果國家能出這份錢,幫助那些有踢球天賦的人,隻有這樣才能讓天才有用武之地,華夏國十幾億的人口,也不知道這麼多年埋沒了多少天才。
錢由誰來出,這問題陳功想了很久,總局來出?足管中心出?華夏足協出?找俱樂部讚助?好像都不太妥,畢竟這些球員以後成名了,他們的收益可不會上繳總局或是足協,他們成名後的利益都是個人的,不過這些年輕球員以後成了國家隊主力前,國家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不過誰會理你這些呀。
無本的生意誰都不會去做,陳功是想讓足管中心出這錢,不過找不到理由呀,這可不是小數目,一年選幾批人出去,以後每年都會有,而且有可能被國外俱樂部瞧上的球員,出去以後不會再回來,這些都得考慮周道。
體育總局三令五申要求足管中心研究國內足管管辦分離的辦法,不過幾任足管中心主任都是拖延時間,總局馬局長和劉副局長這次又看到了希望,陳功這人一點就通,這是好事情,他會很配合的,所以體育總局再次再發了一份文件。
事情成了這也是一個成績,總局雖然分了很多下屬的事業單位,不足管中心這一塊的份量很重。
足球管辦分離?陳功看了這文件也不太清楚具體的事情,所以找來了薑恒和黃覺研究。
如果您覺得《官場梟雄》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08/ )